米棒子,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掰呢?
那是因为用手去掰,虽然也能把玉米棒子从植株上弄下来,但速度就要慢上很多,不及用镰刀割取的快。
而上面还有诸位大人在等着呢!
就这样,很是忙活了一会儿,边上县府里的差役监工见了,也是都连连吩咐着佃户们要细细的割取玉米棒子,千万不要拉下一个半个的,浪费了粮食。
因为人多,也因为一亩地的田垄的庄稼在这些干惯了农活的庄稼汉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也就是大概两刻钟的时间,一亩地的玉米便都收取完毕了。
带众佃户们把随身的背包都交了出来,依次清空倒在地头前面的空地上。边上便立即又有人上来扒开玉米棒子的半青半黄的叶子,把里面一根根饱满成熟的玉米扒了出来。再堆成一堆。
那玉米棒子,就很是不少,足足堆成了一个小山大小。
那些在下面等待的官员和百姓们见了,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说这才一亩地的玉米,怎么就堆了这么一大堆?
这产量,又该有多少嘞?
便从官员到民众都是精神一振,挺兴奋的,特别期待这玉米的产量快点统计出来。
王有喜见了,却是捋了捋他下巴上修剪精致的山羊胡须,微笑着一点儿也不着急。而是叫人先把这些玉米棒子都摊开了,趁着大好的天气,在地头赶紧把玉米都晾晒干了。
然后再称量产量。
粮食吗,甭管是多成熟了,又在庄稼秧子头上挂了多久了,只要没有脱粒或者扒开外面的覆盖的表皮,总是要带些水分的。
就需要先晾晒一下,称量统计出的数目才准确!
而趁着等玉米晾晒的时候,那些勤快的庄稼汉子们又都下地,开始纷纷把玉米秧子割倒撂倒,也堆在了地头两侧,备查。
成熟的玉米本来就水分很少,扒开外面包裹着的发黄叶子,里面就露出了坚硬的玉米粒。
又经过这秋日里毒辣的阳光暴晒,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全部都干透了。放在嘴里咬都咬不动。
王有喜就知道晾晒好了,忙又叫庄户们前来脱粒。
便立时又涌上一群人来,一人拿着一根到两根玉米棒子,或搓或用手扒的,有聪明的怕用手扒着手疼,就用铁棍捅。
就是把玉米棒子按到坚硬的石头上,用铁棍从上到下顺着玉米的长相一捅,那玉米粒一溜的就金灿灿光闪闪的脱落了满满的一地。
就各施所能,不多时众佃户也是把那一座小山似的玉米都脱粒完成了。
又仔细的把金灿灿的玉米粒都扫到一起,扬去灰尘收集起来。
这时候,就有县府里掌管农业的工房小吏出来,拿着磅秤开始称量那些玉米粒的分量。
就把它们都装在一个个的编织大草袋子里,又逐一放到磅秤上称量。然后记录在册。
为了精益求精,查出更准确的玉米产量,最后的玉米总产量他们还减去了草袋子分量。
这才捧着账册,把一亩地的总产量呈报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