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不速之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每年快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普马乡的乡民都会自发的停止劳作,待在家里迎接第一场初雪降临。这一天是象征着纯洁空灵的会雪日,过完这天,也代表着一年之中最闲适的的三个月即将到来。

    会雪日过后,乡民会带着积攒了一年的细软,去县城购买吃喝玩乐的年货,以及准备做‘切玛’的食材。

    切玛是一种五谷斗,用绘有彩色花纹的檀木盒子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然后将切玛和麦苗供奉在每家每户的神案正中,用来祈祷来年的五谷丰登。

    白玛拉珠这天刚巧从德格县买了制作切玛的食材回来,会雪日刚过,普马乡的田地、房屋边沿,还有残雪的痕迹。白玛拉珠提着大包小包,绕过已经被结冰的小溪,来到自家的房子前。

    打开院门,将堵住的冰渣清扫到一边,然后点燃了后院厨房的灶台,这才回到屋里。

    上个月收割完成熟的青稞,在德格县卖了个还算不错的价格,寄了一大部分给儿子,剩余的钱又取了一部分用来买炭火,有了炭火烧炕,所以屋里总是暖和的。

    热了热围炉上的酥油茶,白玛拉珠从床底下翻出一个绘有五彩佛莲的大花口袋。

    将口袋的开口对准破旧的木案,随着一阵细微的碰触声,口袋里的东西已经摆在了木案上。

    一张都起了毛边的旧存折,几张银行卡,还有一摞厚厚的钱币。

    白玛拉珠又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几张票子,放在木案上。

    习惯性的边舔着拇指,边轻点起数量来:“1,2,3,4…这张有点破,算了等会用米糊糊粘一下,5,6…”

    轻点完毕,白玛拉珠满意的笑了笑。

    一百的整钞有八十来张,这是她平时用度以及救急的钱。大头全存进了折子了,算上今年的收入,帐里足足有了九万多块。再多存几年,说不定就能在蓉城郊区开个小铺子了。

    没错,白玛拉珠当初和俩儿子说,等赚了钱就去省城开个小店铺,吉珠以为阿姆在敷衍,其实并不是,开个小店铺的确是她心中真实的想法。

    开什么铺子,她暂时没个章程,但她并不想一辈子当个农民,虽然当初她嫁给强巴德吉的时候,已经打算一辈子面朝土地背朝天了;但爱人死后,俩儿子又如此争气,肯定不可能愿意待在穷乡僻壤,她自己也算是知识分子,自然也不想老死在田地里。

    去城市里看看,开间小铺子,不求大赚,只要能保证一家三口温饱,能让她时时刻刻的陪在儿子身边,享受天伦之乐。未来如果能有这样的生活,她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她这些天也和以前的同学有了联系,大致的了解了蓉城开店的资本。市中心非常贵,但三环外的话,无论是租还是买,都不会太贵。反正她也不准备在市中心开店,在近郊的中和镇弄个小铺子,也要不了多少钱,还能时不时的到闺蜜马雨晴家坐坐,这日子可美死了。

    白玛拉珠算了算,最多再在普马乡忙活两三年,存款就基本上够了。

    想到美好的日子即将来到,白玛拉珠就笑得合不拢嘴。

    叩叩叩——

    院子大门突然传来了敲门声,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喊话:“请问,白玛大婶在吗?”

    白玛拉珠惊了一跳,外面传来的并非是藏腔,而是带着明显京片子的普通话。

    京片子?这在以藏彝汉三族混居的普马乡来说,可是离得非常的远,即使是这些年搬来的汉人,大多都带着西南方言的口音,北方移居的汉人几乎没几个。

    难道是邓晨慧?白玛拉珠皱了皱眉,邓晨慧上个月在她这儿住了半个月,才离开没几天,应该不会再来吧?

    外面的喊声还在持续,白玛拉珠只好“哎”了一声,“稍等一下!”

    赶紧将木案上的钞票、卡、存折装进莲花袋子里,塞进床下的夹层,才匆匆的打开门,来到院子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