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心用擦手的布巾擦干手掌,挑了一些闻了闻,“做是可以,不过效果可能不比这个好,好像还加了些白芷什么的,要懂药理才行。”

    张德搭嘴道:“是啊,我记得掌柜说能美白,估计就是白芷的功效。”

    暖宝在现代没用过护肤品,连洗面奶也不用,所以对制作护肤膏药没把握,不过摘些花瓣,或者敷些黄瓜片还是可以的。

    而后,小福又在布袋子里挑出一些头绳,头巾,香包,等女子用的小饰物。这些东西对暖宝来说很新奇有趣,更别提小福了,两人坐在一起互相帮对方束发,包上头巾,真像一个小村姑。

    暖宝看见这些小玩意,不由想到如果她们也做些同京都一样的简单的小发绳和小发夹,那肯定也会受欢迎的,“小婶婶,你说我们也做这些东西卖好不好?”

    钟彩心以前一直做杂货铺,对这些小零件的行情自然比较熟悉,想了一会儿答道:“应该有的做,不过单做这些也不赚钱,就当是玩一玩吧。”

    张德去了京都一趟,眼界开阔甚多,以前觉得种田安稳,现在胆子大了,倒想做些小生意。特别是听说家里的三亩地租了给张大娘耕种,今年秋租约才到期,他准备利用那十两再赚些银钱回来。

    钟彩心觉得京都头绳的样式仿照很容易,现在这股风潮还未刮来,她们只能在时间差中赚些小钱。头绳需要不少颜色各异的布料,她们不可能买整匹的布回来,只能去买些碎布头了。

    张德陪着钟彩心和暖宝一起去宁县,宁县的商贸比较发达,裁缝店也多,她们三人去裁缝店买了几袋碎布头也花去几十文。碎布头真的很碎,细细的一小条,或者小小的边角料,做荷包和鞋垫是完全不可能的,平日只能卖给穷人家做补丁,店家是绝不会莫名丢掉的。

    回到村子,让赵铁匠帮忙做些铁丝,付了定金,三人回家开始分布头。

    张德记起钟彩心以前做的杂货铺,抬头问道:“不如我们在村里开个杂货铺咋样?”

    张家村没有杂货铺,因为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有墟,大家沿路去赶集,也没什么不妥。而且杂货铺需要的预备资金极多,银钱都砸在货上,村里人都没这份胆量去做。不过村民要是突然家里来客,或者短缺了什么东西,只有等赶集才能补上,或者坐牛车去县里买。

    小福觉得这提议好,杂货铺一听就知道有很多东西吃,很多东西玩,到时候她一定守在铺子前。

    “开杂货铺吧,小叔叔,我们也能开铺子了。”

    张家小院离村中央的大树不远,这得确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不管哪儿的村民都不会走太远的路才能买到东西,真的很方便。

    钟彩心觉得开不开都无所谓,只要张德想开,那就开吧。

    张德对隆庆城很熟悉,所以他打算去隆庆城贩些货物在村里卖,这样既不会和宁县的货物重复没人买,又不会影响村里驾牛车的生意。

    主意已定,大家的心都活泛起来,要在院子搭个草棚做商铺,还要砍些木材做桌椅,不过这次张德的几个兄弟都被征派了,唯有他自己一个人上山。村民看见张德一回来就动工,纷纷来打探,张德对着每个人都笑嘻嘻,说自己要在村里开个小杂货店,希望大家都来捧场云云。

    小叔叔在前院忙乎,暖宝她们也没停歇,要赶在铺子开张之前把头绳,发夹做好,到时候放在铺子里卖。

    夜晚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贩些什么货物回来,钟彩心很有经验,“村里肯定需要盐,糖这些日常东西,还有一些女子要用的绣线之类的,除了这些,你还可以贩些夷国的羊毛帽子,手套等,张家村的村民虽不富裕,但也不穷困,特别是一些媳妇很爱攀比,最喜欢她们没见过的东西。”

    暖宝也说道:“我觉得可以贩些笔墨纸砚回来,村里也有去村学的孩子,买些便宜的就好。”

    小福也不甘落后,跟着说:“小叔叔要记得买些糖果回来,村里很多人喜欢吃的。”

    张德笑道:“是小福你很喜欢吃吧?”

    “不管她喜不喜欢吃,买回来的东西都是要卖出去的,小福你偷吃的话,晚饭就不能吃了。”

    小福低头绞着手指,究竟是吃糖好还是吃饭好。

    不等小福想明白,草屋建成了,桌椅也做好了,只等着货到就能上架了!

    张德借了牛车去隆庆城逛了一圈,终于把货物都置办好,望着手里仅剩的三两银子,这次一定要开张大吉才好。

    找了个良辰吉日,烧了几串爆竹,张记杂货铺正式开张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