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第4节:话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去。三天五天肚皮饿下来,枪是响了,但端着枪的力气没有了。等你扣下扳机时,人家早已把你俘虏了。

    那个时候没有钱,道路的路面采用了沥青浇铸的,据说为了省钱比人家外国同质的路面少浇了好几公分厚,所以这个俗称“柏油路”也叫“薄油路”。后来,随着国家的富强,国道的路面陆陆续续换成了高标号的水泥路面。平时民用,战时军用,成为运送武器弹药装备的快速通道。

    当初修这条国道时,永祥和王兵分别在读初中和小学,由学校组织参加了敲石子的工作,为铺设路基出过力。后来,他们在学工、学农后面又加上了学军,射击投弹,搞野营拉练。

    为了防止空袭,实现有效的保护自己,从而达到有效的打击敌人的目的,全国人民开始大挖防空洞。永祥所在的公社小学后面的一个土丘上,就挖了一个能够躲藏几十个人的洞穴。每年“八一”建军节这天,全县还要搞一次拉警报的防空演习。

    战争是要流血死人的。人们经历过文革中的武斗场面后,对战争从惧怕到不惧怕。头一次拉响防空警报时,大家心里有点慌,按照演习的要求做得有板有眼。两次下来就疲沓了。

    洞也不挖了,洞也不钻了,纷纷挪作它用。

    有的做了水果仓库,香蕉从海南运来后,喷上点催熟剂,放在防空洞里贮藏个把星期,待生青苦涩的蕉体变成金黄甘甜的时候,就可以批发零售了。

    有的做蘑菇房,控制好通风、光线、和室温,一年到头可以培育生产各种菌菇。

    最妙的是,这里成了男女青年谈恋爱的好去处。

    进了洞怎么谈都可以,只要俩人不说,外面人是不晓得一丝一毫的。到了文革后期,偏远地区的防空洞成了盲流的居住地,繁华地段的防空洞改作了地下商场。

    站在国道旁,王兵伸手拦下一辆驶往扬州城里运送蔬菜的癞头车。由于穿的是军装,开车的小伙子十分热情的停下车。

    这种小三轮卡车,车头如同癞蛤蟆的头,开起来的一路“扑扑扑”的声音,极似癞蛤蟆不停的喘息声,所以大家伙喜欢喊它为癞头车。

    两个男人搭上车,准备经扬州到瓜州,再乘轮渡到镇江。然后在那里分手。王兵搭火车往福建部队去,永祥准备到上海沈芳那里,看是否可以藏身。

    在瓜洲轮渡口候船时,只见一些男男女女手持红黑两截颜色的水火棍,不时的地在盘查着候船的可疑乘客。臂膀上别着一个红底黑字的工人纠察队的红臂章。

    这些人比较蛮横,张口喜欢骂人,三句话不对胃口,就动起手脚来。老百姓怕他们,当面称他们为“文攻武卫的人”,背后骂他们“二流子!活土匪!”。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