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艰难起步(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峰端着酒杯,邀请李军和王浩道:“来来,你们品尝品尝看绍兴加饭酒味道如何?”

    四个人同时举杯,但没有碰,只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之后,各自干了一杯,估计这一杯有个二两酒光景。

    王浩干了一杯之后,感觉酒质醇厚,气郁芳香,还微带一点甜味。只是这加饭酒醇香悠长,王浩喝的有点不习惯。

    陆俊峰问王浩:“这加饭酒怎么样?好喝吗?”

    王浩如实回答说:“这酒入口醇香,而且香味浓郁,只是我一直以来喝的全是白酒,这加饭酒还真有点喝不习惯。”

    刘杰说:“外地人都喝不惯,少喝点,别看这酒度数不高,可易醉人。”

    “东坡肉来了!”这时服务员托着四个小碗过来,每个人面前桌子上都摆放一碗。

    陆俊峰介绍道:“东坡肉是杭州第一名菜,你们别看这么一大块肥猪肉,吃起来绝对肥而不腻,而且入口香糯酥烂,十分美味可口!”

    王浩自小就爱吃红烧肉,还特别爱吃肥猪肉。他一看到这一碗只有一块二寸见方,色泽红亮,热气腾腾的东坡肉,食欲大振,垂涎三尺。又听陆俊峰如此称赞,当下马上动手品尝起来。东坡肉那层薄薄红亮的皮,入口就如香糯般柔软似胶,而那一寸厚的透明肥肉,入口即酥烂,没有一点油腻之感,那一寸厚的瘦肉也入口即酥软腐烂,味醇汁浓,带有黄酒香味,且还有淡淡的甜味,真的十分美味啊!

    “哇,这么好吃的东坡肉,难怪是杭州第一名菜,果然名不虚传,太好吃了!”王浩赞不绝口地对大家说。

    刘杰看王浩大快朵颐地吃着东坡肉,看那猴急样,好像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一般。她又看着一旁的

    李军,只见他面前的东坡肉只动了一点,就坐在那里像面壁思过似的不动声色,她便对李军说:“李军,东坡肉可要趁热吃,冷了就不酥口香艳了!”

    李军笑笑说:“东坡肉的确香酥味美,我小时候就喜欢吃,只是现在要忌口,我此时见到它,心里就动了欲念,正难过着呢!”

    王浩忽然想起李军有乙肝,不能吃油腻之物,他便对刘杰说:“我们领导特别体恤下级,他知道我好吃东坡肉,他那份我拿过来吃了!”说完就伸手去将李军那份东坡肉拿过来,又津津有味吃将起来。让陆俊峰刘杰和李军乐呵个不停,不过,陆俊峰和刘杰也趁热将东坡肉扫光。

    一顿既开心又可口的晚餐,

    这是王浩到浙江吃得最爽的一顿。只是那两瓶加饭酒,大多是陆俊峰和王浩喝。离开温馨的小饭店后,陆俊峰夫妻俩便邀请李军和王浩到西湖看夜景,四个人便打了辆的士来到西湖旁的湖滨下车。

    此时的湖宾,夜幕刚刚笼罩大地,华灯初上,树影婆娑。站在湖边,朝西湖看去,只见湖里的湖心岛与三潭印月岛上灯火阑珊。长长的柳堤,从断桥处开始,堤上路灯,像一串星星洒在黑暗静谧的湖面上。这千年西湖,曾经留给世人多少美好传说,许仙与白蛇娘子断桥送雨伞,成就了一段千年爱情佳缘。南宋皇朝迁都杭州,更使西湖繁盛一时:香车宝马,画船笙歌。有一首诗,可以概括当时的盛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浩一行四人从湖宾开始,沿着湖边朝断桥方向缓缓溜达,一阵晚风,从湖面拂来,王浩猝然间感觉一阵酒气上涌,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便快步跑到路旁大树底下,这时,从汹涌澎湃的胃里狂射而出的呕吐物,已洒落在地面上。

    李军着急地跑过来问道:“王浩,怎么就吐了?”

    这时,陆俊峰和刘杰几乎同时说:“他醉酒了!”

    李军说:“不会吧,王浩的酒量在销售科里可是拿过冠军的,这么点加饭酒就会醉?”

    刘杰说:“从没喝过黄酒的人,那怕半斤也要醉。”

    王浩将晚饭吃的杭州第一名菜连同大半瓶加饭酒一道全倒出来,给湖边那颗法国梧桐当肥料了!

    吐过之后,王浩肚子里慢慢平静下来,只是头有点晕,浑身发软,他在也没有兴趣游西湖了,当下四个人便打道回府,打了辆的士赶回采荷宾馆,陆俊峰夫妻俩便回去了!

    回到房间,一头倒在床上便呼呼睡去,直到第二天早上方醒来的王浩,只感觉唇干口燥,便爬起来找水喝。无奈开水太烫,王浩便拿着杯子,拧开水笼头装满一杯冷水,看看水质尚好,便一口将杯中水喝了个底朝天,这才让焦躁的咽喉得到滋润。想想昨晚连澡没洗就睡觉,那加饭酒想不到后劲如此之大,王浩就是喝两瓶广东九江双蒸酒也不会如此失态。难怪刘杰说连东北男人都害怕,看来这喝酒也有水土不服。六七两加饭酒就醉倒,惭愧啊!

    王浩赶紧冲了个温水澡,刷过牙,当他神清气爽地走出卫生间,只见李军也己起床。

    “李副,不好意思,昨晚出洋相了!”王浩一脸发讪地说道。

    李军笑笑说:“这下领教到江南黄酒的厉害了吧,不怕你白酒多厉害,也照样让你阴沟翻船。”

    王浩讪讪笑道:“真想不到这十几度的加饭酒就能把我放倒,老子还真的不信这个邪,下次继续喝!”

    李军说:“这酒喝习惯了就没事,我去洗洗,然后吃早餐去。”

    等李军洗漱完毕,他便对王浩说:“把纸样带上,这附近不知道有没有早点店,我们去找找,吃好就去省造纸公司找纸张经营公司施经理。”

    两个人下楼路过总台时,王浩顺便向服务员打听附近早餐店,方才知道出门向右走不远就有。两人出门便朝右走,此时,天空又开始阴沉沉的,有点闷热,估计今天还会下雨。

    早餐店是一家卖包子油条和豆浆的小店,王浩昨夜呕吐之后,肚子早已空无一物,他来了四个包子,再来一碗甜浆,李军有两个包子一碗豆浆足矣!

    填饱肚子,两个人便打的到艮山西路13号省造纸公司,爬上五楼,先去开发部找陆俊峰。

    开发部里有三张办公桌,分别坐着三个人,其中面朝门口的正是陆俊峰。他一见王浩与李军走进办公室,便笑笑说:“这么早就来啦,王浩昨晚没事吧!”

    王浩有些尴尬地说:“没事,睡一觉就好了,只是想不到加饭酒这个劲大!”

    陆俊峰说:“你头一次喝不习惯,以后就没事了!”

    李军说:“陆俊峰,纸张公司施茂生经理不知道在不在办公室?”

    陆俊峰说:“我打个电话看看!”随后他拿起桌上电话给施经理办公室打过去。

    “小施吗?广西纸厂找你谈生意来了,他们马上到你办公室。”陆俊峰放下电话,便对李军和王浩说:“小施在四楼办公室等你们,快过去吧!”

    李军和王浩告辞陆俊峰,就马上来到四楼纸张公司办公室,李军一走进办公室,就朝办公室里唯一的一个办公人员说:“施经理你好!”<b

    />

    施经理热情地说:“李经理来啦,快请座!”

    王浩与李军坐在一张长沙发上,施经理便用一次性纸杯给俩个人各泡了一杯茶。这时,李军便向施经理介绍了王浩,王浩与施经理互换了名片,接下来李军就单刀直入谈起木浆。

    王浩看那施经理,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看上去人很朴素实在,不像陆俊峰那么光鲜和阳光,仿佛有点像老实巴交的乡下人。王浩估计与施经理打交道不用拐弯抹角,可以直来直去。

    果然如此,李军直接的开门见山,那施经理也干脆利落地回答说:“等你们卖给兰溪创新造纸厂的木浆试用成功之后,我们再谈。”

    李军说:“那不简单吗?现在给创新造纸厂打个电话过去不就知道了吗?”

    施经理说:“我知道该厂还没用,我是搞贸易的,如果我进你的木浆,万一不好用就麻烦了,还是等浙江有一家厂成功用过之后再说。”

    这时王浩说:“施经理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样吧,我们先去兰溪,看看该厂批量用过广西木浆成功之后,我们再打电话给你。”

    施经理说:“好的,就这么说吧,你们先去兰溪,我也有事需要马上出去。”

    王浩和李军当即就告辞施经理,也不去五楼陆俊峰那里了,直接下楼。此时,天空又开始下起小雨,糟糕的天气,让本来就有点心情不好的李军更加焦躁,他骂了一声:“***,这鬼天气怎么老是下雨!”

    王浩平静地说:“我们还是继续打的到下一站吧,木材厂在哪?”

    李军说:“在秋涛路190号。”

    两个人撑着雨伞站在艮山西路旁,好在这条路车流很多,稍等一会便拦下一辆出租车。

    秋涛路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进城主要大街,连接钱塘江大桥和三桥四桥。木材厂在秋涛路比较远的起点,那应该算是城市边缘地带。

    出租车带着两人来到厂门口便走了。王浩与李军打着雨伞走进木材厂,厂大门上写着“杭州木材总厂浆粕分厂”,原来是浆粕分厂!

    李军带王浩来到供应科,找到负责采购木将的小金,王浩与小金相互交换了名片。这家浆粕分厂,主要是生产妇女用的卫生巾里面的填充物,原来是用进口白木浆直接加工,因为进口木浆很贵,每吨要将近两万元。该厂正在上一套新设备,用国产木浆经过漂白柔化,加工出来的填充物一样能达到高标准,并且还大大降低成本。

    小金个头不高,长的有点肥胖,别看他三十不到,可却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一个光秃秃油亮发光的脑袋,初看还以为是个四五十岁不惑之人。

    李军上次是通过造纸公司介绍过来的,因为该厂原来一直用造纸公司的进口白木浆。因此,他与小金谈到木浆采购一事时,小金也是说要等兰溪厂家用好再谈。

    四处碰壁,阴雨连绵,李军的自信心被击打的体无完肤!

    在回采荷宾馆路上,李军一言不发,紧绷着一张有点蜡黄的脸。这时,王浩便对李军讲起自己初次去东莞深圳时,连续跑了将近一个月,大小纸箱厂上百个,竟然没一家厂签合同。在情绪低落地从深圳乘火车回东莞路上,无意中发现有很多水泥厂,并在寻找纸袋厂途中路见打劫,自己出手相救,无意中打开纸袋纸市场。一个人的机遇,有时候冥冥之中天注定的,只要自己去努力,终有一天成功会属于自己。

    李军听王浩讲起深圳经历,对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然后巧遇贵人引路,从而打开东莞市场一事很感兴趣,他低落的情绪也一扫而去。他对王浩说:“如果是别人说你的东莞经历,我还会考虑真假,因为太具有说书人编造的成分。王浩,你的经历可以写成小说!”

    王浩笑笑说:“等我离开这个职场,我想我会考试写的。目前我们还是考虑马上退房,赶去兰溪,创新造纸厂可是我们此行成功的关键!”

    ...

    <!--over-->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