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55筑城三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五日之后,也就是大业十二年的十一月二十,辽东半岛已是遥遥在望。

    辽东半岛目前还属于高丽的领土,苏游带着在大连登岸的那一刻,意味着苏游正式向高丽宣战了。

    据史料记载,大连在汉初还是一个小渔村,名叫“三山”,“三山”这个名字其实指的是大连湾外的三山岛。

    到了唐初,大连又被称“三山浦”,唐中期改称“青泥浦”,明朝和清朝前期都称“青泥洼”。到了清朝后期,沙俄强租大连后,称之为“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地方);此后,清政府根据俄语谐音才将其称为“大连”。

    苏游的船队登陆三山时,并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实际上高丽人在辽东半岛上只有两个聚集地。

    其一便是三山南边九十里外的都里镇,也就是后世的旅顺。

    旅顺在战国时期便是燕国的军事要塞,汉初时名叫“牧羊城”,后又改名为沓津、马石津、都里镇等名;由于杨广三征高丽的缘故,这个要塞早就已经荒废了。

    即便如此,苏游下船之后,还是派爨子恒带着他的三千士卒向南突袭了这个要塞。

    另一个著名的要塞,便是三山城北方六十里外的卑奢城。

    “迤逦照斜阳,关山转莽苍。会当凌堞顶,极目海天长。”这气势磅礴的诗句便是描述卑奢城在夕阳暮色中的浑厚深远,作为高丽与大隋对抗的过程中历经多次战争洗礼。

    卑奢城方圆足有五里,背山面海,扼水陆要冲和陡峭山势而建。

    南起大黑山最南端,北至主峰北侧,城墙沿山脊走向用石块砌成,起伏于大黑山山脊上,宛如怪蟒蜿蜒盘绕。城垣上四周绝壁悬崖,难以攀登,唯有南门用大石条垒砌坚固。

    杨广三次征伐高丽,卑沙城也是重要战场之一,来护儿在第三次征伐高丽时,曾率军从东莱郡横渡渤海,突袭了这座城池,并斩首千级。

    实际上,这座城池长期驻守着超过五千的士卒。

    苏游准备在三山建立自己进入中原的跳板,对卑奢城显然是志在必得的,只要夺取了这个要塞,就不用担心北方的高丽来三山搞破坏。当然,苏游也不希望自己正在建设三山城的时候遭遇到卑奢城守军的偷袭,所以果断地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到达三山之后,苏游把看守船只的人物分配给了张龙率领的一千重骑和全部火炮手,当然,苏游留下了来雁北来亲自节制这四千人。

    苏游则亲自带着一千重骑和五千炮灰部队以及王伯当的三千人,共九千人前往卑奢城。

    这一日阳光明媚,但半个多月前落下的积雪却一点都没有融化的迹象,山道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陡坡,可苏游的大军依然不敢放开步伐。

    到得卑奢城的南门时,苏游整整用去了一个多时辰。

    此时的卑奢城中,驻扎着六千高丽守军,他们看到苏游的大军由远及近时,没有任何犹豫就关闭了城门,随后急报城中的最高指挥官。

    卑奢城是一座石头城,虽然三丈多高,可这座城池三面是山一面是海,想要利用攻城器械攀爬城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苏游也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攻城器械。

    入城的唯一办法,只有破门一途。

    看守城门的城卒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看着苏游的大军到来时虽然有些惊讶,可仔细看着他们没有任何攻城器械时,还是有恃无恐的。

    苏游要的便是高丽军的有恃无恐,他到得这卑奢城南门时,第一时间便是命令王伯当的士卒集结起来,随后便是三千士卒用弩对城头进行了压制性的射击。

    卑奢城城头上的首卒显然不太相信,没有任何攻城器械的人凭借着弓和弩就能拿下这个城门,所以几百首卒理所当然地选择把头缩进了城垛之中,等待着城下这些弩手射尽他们的箭匣。

    而后,守卒们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但他们同样相信即便敌人所乘的是铁马,也无法冲破城门的。

    十余骑快马转瞬便来到了离城门不到三丈的地方,有胆子特别大的手卒探出头往下看时,却看见他们莫名其妙地往城门的方向仍起了石头和包裹......

    看着十余人骑在马上一齐行动,高丽守卒轻蔑地想着,“难道他们想要堵门?可堵门有什么用处?”

    这个高丽士卒正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士卒时,却听得“轰隆”一声响了起来,随后便感觉有一股大力从城墙传来,使得他像是被人踹了一脚屁股一样被抛下了城头。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