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盐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了车来到那门房处,那门房小吏见走来的二人一位是花容月貌的娇娘子,一位是豺狼虎豹般的异族,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看谁了。眼看二人走上前来,正要问“有何贵干”,就见那贵妇想也没想地将坠在腰间的一个荷包取下直接丢了过来,里面竟是十两左右的细碎银锭。

    “海陵县民女俞氏同西洋盎格兰户部尚书约翰大人有要事求见知县大人,还请劳烦通禀一声。”

    “原来是海陵县的贵人啊,二位还请稍等片刻,小的这便去禀报我家大人。”那门房当即眉开眼笑地将碎银纳入怀中,谄媚道。

    “俞,你不是说初次拜访不用送礼吗?”约翰公子看着那说罢便撒腿跑去禀报的小吏忍俊不禁道。

    “阎王易送,小鬼难缠。见笑了。”俞贵妇挥了挥手道。

    不消片刻,那前去禀报的门房小吏便又跑着回来了。

    “两位贵人,我家大人此刻正在处理公务,原本是不打算见客的。小的也是看两位贵人这么有诚意地大老远过来拜访,便帮二位说了些话,一会儿若是我家大人问起什么来,还请两位能行个方便。”这门房小吏略有些羞赧地义正言辞道。

    “多谢差爷仗义执言,吾等自当言明是您爱护百姓尽忠职守所为。”俞帮主哪儿还看不来眼前这门房是想让自己替他圆谎。

    “那小的便多谢二位了。二位这边请进吧。”那门房高兴地向二人抱了抱拳,随即右手一挥做了个请势。

    俞帮主也懒得再浪费工夫,当即朝着后面走去,一旁的约翰公子却仍是一副没笑完的样子。

    “俞,你们这里的官府还真是有趣啊。”

    “习惯便好了。约翰公子,一会儿见到知县大人,您看我眼色行事。”

    “什么是看眼色行事?”

    “一会儿不管我说什么,您顺着说便是了。”

    “好的,俞,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和你合作我一直很放心的。”

    二人走过甬道之后便看见了那身穿官袍的知县大人。那知县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身上的气质倒是和那陈友亮的大哥陈海亮有些相似,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一个英明神武的青天大老爷。此刻正埋头看着案上的卷宗,却是没有注意到二人的到来。

    俞帮主见此便忙停住了脚,还不忘伸出自己的右手向旁边的约翰公子做了个拦势。约翰公子不明就里,正要开口询问,却迎来了俞帮主镇定的目光。然后二人竟是站在原地等了起来。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那知县大人放下毛笔,起身对门外的候着二人说道:“二位随我来吧。”说罢便率先向后面的暖阁走去。

    俞帮主和约翰公子见势连忙跟了上去。进入暖阁后,那知县大人也未褪去身上的官袍,落座后也示意二人坐了下来。

    “不知两位此行衙门有何贵干?”那知县大人倒也直接,上来便这般开门见山道。

    “知县大人,民女俞氏,乃海陵县的一介生意人。这位是约翰公子,乃西洋盎格兰王国的户部尚书。此番拜访知县大人却是有问题想请教大人。”俞帮主也很是干脆的说道。

    “哦?二位远道而来,怕不只是请教问题那么简单吧。有何问题且说来听听。”

    “敢问知府大人,近两年苏州县这盐课收入如何?”

    “此乃地方官府机密,恕本官不便告知。”

    “据民女所知,自前朝起,朝廷便不再征收那盐课,进入我朝后,高祖皇帝为了休养生息,轻赋薄敛,亦废除了一些杂税。自我皇继位以来,天下太平,万邦来朝,盛世之中我大唐民生也日趋富足。因此,便又重新征起了那盐课,尽管如此,却也远远没前几朝盐课那么重。不知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正如你说,高祖皇帝在位时,我朝刚刚稳住根脚,为使战后民生尽快恢复,所以废除了前朝的一些苛捐杂税。眼下正逢我贞观盛世,民生充足,自然也就重开盐课,增加国库收入来建设我大唐。毕竟我皇乃开明贤君,注重民生,因此尽管重开了那盐课却也比前几朝要轻薄许多。”

    “大人只知其一,据民女推测,眼下各个县的盐课收入勉强能够维持县衙里的日常开支便很不错了。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县令要想搞出点政绩,多交上去些税赋却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民女推测,圣上之所以重开盐课却又征收不多,一来是为了继续轻赋薄敛,二来则是为了填充国库的同时考核这众地方上的官员。毕竟眼下国库虽算得上厚实,但那北方胡地却也偶有骚乱,所以,若说圣上只是为了轻赋薄敛的话,倒不如不重开这盐课。”俞帮主若有其事地说道。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终究也不过是推测罢了。再者,本官对这政绩不政绩的并无多大兴致,为官只需上对得起皇恩,下对得起苍生便无愧于心。若是真能为圣上分忧,那定然是再好不过,而眼下身为一方知县,能做到百姓衣食无忧,地方囹圄空虚便是不负圣望了。”知县大人正气凛然道。看来这位知县大人非常清楚自己的为官之道。同时,他也心里暗惊道眼前的这位女子无论是见识还是才智皆乃非凡之辈,单是这一番揣摩圣上心思的推测便足以说明其也是深谙官场之道的。

    “大人说的太好了,苏州县能有大人您这样的父母官真乃苏州百姓的造化。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注:实则出自宋朝)’,多少寒窗十年的仕子有朝一日为官后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似大人这般养一身浩然之气的便说是凤毛麟角亦无可厚非。”只见俞帮主由衷地叹道,似是发自肺腑。而一旁坐着的约翰公子此时却是已经有些听不懂二人所说的内容了,索性便在一旁开始对二人进行察言观色。

    “两位若是没有别的问题了,那便恕本官公务缠身,不能奉陪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