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涵察觉道顾安宁情绪有变,以为是自己影响到了她,哭声渐止,问道:“是我影响到你了吗?”顾安宁闻言回过神来,感叹事情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说道:“没事的,不怨你,是我自己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过你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心思细腻,懂得体贴人了,你的父母知道了,一定也会很高兴吧。”顾安宁调整好情绪,说道。
“是吗,我自己倒不觉得,只是事情发生的太大太突然了,我必须很快的适这一切,就像自然课上,老师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爸爸问很多人借了钱,而且,听妈妈说,那是利滚利,一辈子都不太可能还清的债务。如果我没办法适应这些,那就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我们全家都要露宿街头了。”周宁涵有些难过的说道。仿佛她不再是一个傲娇的小公主,不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而像是一棵受尽摧残,却顽强生长的小草一样。
“糊涂啊。”顾安宁叹息道。
“是啊,可那是不得已的办法,爸爸原本指望用借来的钱翻盘,继而东山再起,可是没想到…”周宁涵有些沮丧的说道。
“那也不能去借高利贷啊,那可真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了。”顾安宁有些郁郁的说道。
其实从平常人的角度,很难去理解周凯借高利贷的行为,但是从一个商人和过来人的角度,顾安宁却是对他的行为十分理解的。
在现在的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收入还很低,但相应的,物价也很低,所以相比较之下,还是现在的钱比以后的钱有分量,物价的上涨,除了相应体现增长的人均收入水平,同时,却也是通货膨胀的后果,在钱还相当花的出手,相当经花的年代,找银行进行贷款,对周凯这种商人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办到,可能性为零的事情。
钱花不花的出手,经不经花,才是时代对于经济的写照。
而在现在,能找银行贷款的,恐怕也只有政府部门,或者是市政工程。对于周凯,找银行贷款,那是在听天书,在急需回笼资金的情况下,借高利贷,也许是他唯一行得通的选择。但由此,他也扎扎实实的卷入了灰色产业链中,无法及时脱身,最终造成了整个家庭的悲剧。
“对了,你父亲借了多少?”顾安宁问道。
“爸爸大概借了几百万吧,又问其他的人借了不少,大概有一两千万吧!具体有多少,连妈妈都不知道。”周宁涵给出了一个大约的数字。
这个数字却让顾安宁倒吸了一口凉气,高利贷的初始借款数额就是几百万,这么久利滚利滚下来,少说也有几千万了,再加上那些非高利贷债务,只怕林林总总都有一个多亿了,难怪前世到最后,周凯只能选择跳楼自杀,这样一笔债务,就是放在几十年后,也是一笔天文数字,是前世的顾安宁想都不敢想的数额,何况是放在二十多年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