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朱昌惠故事(36)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啊。唉,你姐没那个命。”她把家里的布票、肉票、糖票都送给了徐红霞,感谢李走对我的关照。

    于是,我去了丹阳湖渔业大队。大队书记对我也很关照,我当上了大队的会计。我和渔民们吃住在船上。日出而渔,日落而息。这里真是个世外桃源啊!茫茫的水域,莽莽的原野,水天一色。晴天天是蓝的,水也是蓝的;阴天天是灰的,水也是灰的。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描写的那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里的渔民身上一股鱼腥气,男人们捕鱼,女人们织网。他们很粗野也很直爽。他们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从不藏着掖着。在这里你不用担心背后有暗箭。夏天,男人们都光着身子在湖里捕鱼。女人们竟也光着上身。这让我面红耳赤,眼睛躲闪不及。渔民们朗声大笑,他们捉住我,扒了我的“皮”,我也一丝不挂了。刚开始,我非常的不适应。慢慢地也就见怪不怪了。近朱者赤,近墨着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啊。我被他们同化了,不再别别扭扭着身子羞涩着。在这**相对的环境里,穿着衣服反倒成了另类,不好意思了。光着身子在船上自如地走来走去。天、水、人合一,河风是那么的凉爽!我喜欢上了这里。

    深秋后,就不美了,湖上的风如刀子般拉割着脸颊。一个冬季,渔民们不洗澡。身上爬满了跳蚤。身上痒乎乎的,被跳蚤咬得尽是红胞。好多渔民患有风湿病,冬季手脚就疼了,我给他们熬姜汤驱寒。

    逢年过节,我回华亭镇探望母亲。捕获的鱼是公家财产,能吃不能带。但渔民们善良,知道外面没的吃,饿死人,我回去的时候,他们叫我带点晒干的小银鱼回去。银鱼用荷叶包着小心地分散开揣在怀里,不能让路上的人发现,以免被抢。

    在路上,我看到倒在路旁饿死的人,他们骨瘦如柴,大睁着眼。路旁一人家的墙上画着一头大肥猪,猪背上骑着仨孩子,旁边写着一行字——肥猪大如牛。另一家的墙上画着两捆稻穗,硕大的稻穗上坐着四个欢笑的孩子,画旁也写着一行字——农业大跃进社社放卫星。

    到家见到母亲我就忍不住落泪了。母亲干瘦得厉害,眼窝深陷,头发枯黄。我把银鱼交给母亲,母亲接过,抓了几根就塞进嘴里,她饿坏了。她叫我也吃,我摇摇头。母子难得相见,可我不敢在家多耽搁,因为没的吃。我把银鱼留给母亲,又急急地赶回渔业大队。每次走的时候,母亲都叮嘱我:在那好好干,听干部的话。

    1959年到1961年,大炼钢铁,粮食放卫星,原是想着跑步进入**社会,没想到重重摔了一跤。钢产量是有所提高,可粮食产量大滑坡,“共产风”三年,到处饿死人。人们把土里水里但凡能吃的东西都寻来吃了。营养好的留给儿子吃,女孩们饿死得多。饭量大的、嘴刁的、体弱的都饿死了。安徽省饿死的人最多。郭癞子的女儿饿死了,迎凤大妈也饿死了。

    这个自古被誉为“日出斗金”的丹阳湖,用它丰盛的渔产和水菜哺育了渔民。我每日吃着活蹦乱跳的鱼虾,吃着鲜美的水菜,心里感激着李走,牵挂着母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