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四章 悟道佛印书谒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百六十四章悟道佛印书谒语

    这不可能,太不可思议了!这九宫八卦阵失传已久,世上已经无人会使,人们只是从三国故事中捕风捉影地描述一些皮毛而已。真正的阵法,根本无人见过!

    难道是大哥张玉良传给他的?

    没有道理啊!如果大哥知道,我肯定也知道,为什么我毫不知情呢?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自己领悟出来或者从其他地方学来的。

    这个龚正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服不行。

    他一边看着这个《九宫八卦阵》,一边看着旁边的注解,“九宫八卦阵,由八门金锁阵演化而来……”看着看着,更是泪流不止。

    这时候,来人又掏出了一个信封:“先生,军师吩咐,如果您不怨他,请您看此信;如果您仍生他气,就不用看了。”

    张玉屏慢慢止住了眼泪,伸出手去:“我不怨他,给我吧!”

    接过了信封,这才发现没封口,打开来看,里面是一纸信笺,上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只抄了一段话,看上去是一段谒语。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张玉屏觉得这段话似曾相识,细细地读了几遍,看出来这是六祖慧能所著的《坛经》中的一段话,是一位刺史问如果不去寺庙,在家如何修行?慧能祖师有感而发,说出的一段话。

    张玉屏在家排行老小,老大张玉良博览群书,###张玉溪偏爱佛法。龚正陆为什么给自己写这段佛语呢,他是想让自己学二哥张玉溪?

    想了想,没太想明白。又看了一遍后,终于大概明白了这位后来居上师侄的寓意。

    这段话中有几句话很明白地说出了他的心意:“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那意思就是说,既然张玉屏已经没有父母,所以不用报恩,只要上下相怜,相互忍让,就是道义。龚正陆自己也知道他现在说什么张玉屏都不会听,但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希望师叔能够细细体会!

    张玉屏紧紧盯着最后这一句:“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略有所思,沉吟良久。

    送饭的来人见他陷入沉思,起身告辞。

    就在他快要走出房门的时候,一直沉思的张玉屏叫住了他:“请等一等!”

    来人转身,拱手称是:“先生还有何吩咐?”

    张玉屏一副若有所悟的神情,在桌前坐了下来:“你替我谢谢你们军师,就说老朽无能,已经悟到了他说的慧根。”

    来人笑了:“小人明白!先生所说的,一定如实转达给军师!”

    张玉屏想了一下:“请你等我一会儿,我有东西想带给你们军师!”

    来人拱手:“是!您请便!我就在这儿等您!”

    张玉屏把桌上的文房四宝展开来,拿出一张白纸,开始研墨。

    来人似乎很懂事,急忙过来帮忙。

    张玉屏点了点头,提笔在纸上写下一首象诗一样的文字。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其实,这首诗和龚正陆写给他的那段谒语一样出自于《六祖坛经》,只不过这一段“迷人修福”更为出名。

    这是六祖慧能在骈集山上**的摘录,因为其中涉及悟道的根本,所以被世人广为推崇。二哥张玉溪认为自己顿悟时,就时常背诵这首诗,所以他们兄弟几个都记得。

    这段如诗一样的谒语,估计龚正陆也听过。所以,张玉屏现在把这段话写给他,是有专门意义的。

    他想以此诗向龚正陆表明,既然你说了“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