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冬季,刘秀决意废黜郭圣通,诏书拟好之后,刘秀秘密传令大长秋准备封后大典之事,并命阴兴从旁协助。阴兴得知刘秀要废黜郭圣通而立阴丽华为后,第一反应便是要劝谏。

    刘秀了解阴兴,在阴兴屈膝之时,刘秀便说:“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多言。”

    阴兴内心自然对此自是喜而乐见,劝谏不过是明面上应该有的姿态罢了,既然刘秀言已至此,阴兴自是顺势没有劝阻刘秀废黜郭圣通,不过对于封后大典他还是要进行劝谏,他对刘秀说:“虽然陛下已有决断,然微臣还是请陛下三思而行。倘若陛下仍不改初衷,执意废黜王后,便请陛下莫举封后大典,乃因一来微臣亡母与亡弟忌日将至;二来举之,于陛下与阴贵人皆不适宜。”

    阴兴所言,刘秀其实也想过,只是他不想委屈了阴丽华,所以才决定举行封后大典,不过阴邓氏与阴欣的忌日倒是被他疏忽了,如此一来,刘秀自是再次感到踌躇,他说:“立后乃是大事,朕不想委屈了贵人。”

    阴兴却说:“贵人素来恭俭,若知陛下此心已足矣。”

    刘秀听来,细细一想,觉得阴兴所言言之有理,阴丽华素来不喜欢铺张浪费,庆典于阴丽华而言也许根本就不重要,心意才是阴丽华素来看重的,既然时不可为之,刘秀只能在往后的时日多加补偿阴丽华。

    十月十九日,刘秀下旨废黜王后郭圣通,立贵人阴丽华为王后,诏曰:王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王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至此,满朝无声。私宠和政治缘由不必深说。

    唯有崇尚忠直的太子太傅张湛,称疾不朝。刘秀强起大司徒而不得。沉默是为抗争,沉默更是为洞悉。十七年郭后既废,太子之去,还会远吗?在意志无可转移的现实面前,这位太子太傅,自毁形象,当堂便溲,自断仕途。

    与此同时,太子讲师郅恽对刘秀上言道:“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不可,勿乱大伦,使天下有议社稷者。”郅恽借用司马迁的名句,既“婚姻关系的缔结,夫妇之间的相处,好的,可以兴夫旺国,不好的,可以毁家灭国”,来向刘秀表明:夫妻之间,儿子不能控制父亲的,更何况臣子对皇帝呢。所以我不敢就这样的夫妇私事发表看法。但是,希望陛下考虑这是不可以的,并且不要乱了大伦(夫妇之伦),而让天下对社稷多有议论啊。

    刘秀对此回道:“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意思是说绝对不会再次出现这种违背人道大伦的行为。

    随后,刘秀封郭圣通的儿子右翊公刘辅为中山王,封废后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以常山郡划给中山国,以二郡奉养郭圣通。使郭圣通成为两汉历史上第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