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蛟龙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镇三栏”待“打仔洪”介绍完“鬼仔谭”,笑道:“原来是‘公脚先’的公子,为了到‘三栏’请将冒如此大的风险,果然够义气,不愧洪英本色。可敬!”“打仔洪”脸色陡然一变道:“镇大人,你在一旁躲了这么久,见死不救可真够雷气呀!”

    “镇三栏”苦笑了一下道:“什么事也瞒不过洪执事,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打仔洪”急道:“我们有个兄弟已经被那东西拖进了水中,你还不赶快去救?”“镇三栏”看了看龙舟下汹涌的河水,哈哈笑道:“洪执事不用担心,你的朋友不会被拖进江的,它今晚也不是要出江!”“鬼仔谭”越听越是迷惘,忍不住看着“打仔洪”。

    “打仔洪”听镇三栏这样一说,脸上紧张的表情也松了不少,看见“鬼仔谭”的眼神,就忙解释道:“方才我们在仁威庙喝的‘三栏酒’就是用来引‘乌龙太岁’现身的!”

    “鬼仔谭”“啊”了一声,更加迷茫,道:“三栏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镇三栏”道:“那三栏酒是我们三栏中‘塘鱼栏’的特制,其鱼酒气味为乌龙太岁喜爱之物,如果人喝了下去,在水中必定会将它引来。”“鬼仔谭”道:“照你这么说,带妹哥和龚千担喝下去不就是成了鱼饵了?”

    “镇三栏”摇头道:“‘说起来也是我对不起你们,拿你们做饵,也是事出突然,不得已为之。还要希望两位不要见怪。”“鬼仔谭”听完他这样说真是怒火中烧,心下道:你这样算计我们,事后才望我们不要见怪?但是这“镇三栏”是赫赫有名的洪门前辈,哪里敢翻脸?只好强忍怒火。

    “打仔洪”道:“好你个镇三栏,原来从一开始就来算计我。我虽然也知道那三栏酒绝非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没想到你们是想让我们来做鱼饵的。今晚的来龙去脉你快快老实地说出来。”

    “镇三栏”叹了口气,转头对着坐在龙舟尾的那人道:“黄鳝公,你来帮忙说两句吧!”“打仔洪”这才看见原来坐在舟尾的那人居然就是沙基的“两脚黄鳝”黄天来,他与黄天来当晚在沙面惺惺相识,互相敬重。那黄天来向“打仔洪”行了个礼,道:“洪执事,今晚之事多半是我的主意,请你不要怪责镇大人。”

    “打仔洪”道:“你们这条古怪龙舟究竟是哪里搞来的?有什么玄虚?”黄天来道:“这条龙舟是我父亲祖父当年亲手所制,用在荔枝湾起龙头上的。”

    岭南的先民从百越时代开始,与其他中原先民一样均有图腾崇拜,岭南多近水乡,而水乡中又多出蛟龙之类,所以岭南古老风俗中从百越时代就演变出了“龙舟水上民俗”,龙舟多以类“蛟龙”而制,也就是雕刻出龙首模样的“龙舟”,后来更和端午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今日的“端午龙舟”文化。

    但在古远的岭南时代,“龙舟”的出现其实就是先民们为了捕捉或者是信奉祭祀所谓“蛟龙”所用,因为“龙舟”就是从“蛟龙”的形象而仿造出来。在数千年前的泮塘荔枝湾,相传就有庞然巨大“蛟龙”作为“地神”镇守其中,而广州城建城之初,也就是南越王“番禺城”之时,就是因为以“蛟龙”为龙津起首之势,依龙津自东而建城。古“番禺城”的遗址就是在省城的中轴线上,以越秀山为靠,西面顺龙津而直达泮塘。“龙津路”也就是暗示着这里曾经是蛟龙兴没之地。

    荔湾起龙头的仪式风俗可以追溯到南越王时代,是泮塘先民为了信奉或是祭祀泮塘“地神”的仪式。黄天来号称“两脚黄鳝”,是沙基疍家船户的正宗,其祖上是泮塘的先民后裔,曾在南汉王宫中效命,从他的祖先时代留传下来:数千年前的省城泮塘先民根据那条自上古年代就潜伏在这个珠江要道上的“地神蛟龙”,合力造成了一条巨型旗标龙舟以来作图腾信奉。听说这条龙舟栩栩如生,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神蛟再现。但是这条巨大旗标龙舟的龙舟首从制成的那一日并没有合拢在龙舟身上,而是分开安置。

    这条旗标巨龙舟身在阴晦之日深深埋没于当年广阔的泮塘水塘泥洼之中,而其龙首则会另外埋在荔枝林之下,因为荔枝木其性刚强乃纯阳之木,所以荔枝湾就以广植荔枝林而得名。等到“起龙头”时日一到,先民们就会进行盛大的仪式之礼,请出龙舟之首,然后重新接在舟身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