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号二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声。

    哪怕钱寡妇早就猜到了点什么,眼下听秀春亲口承认了,心中还是被梗住了一样不舒坦,枉她把小陈看成孙子一样,人家可倒好,偷偷摸摸在她眼皮子底下把她孙女给勾走了!

    “春儿,小陈他有没有占你便宜,对你做过啥坏事?!”

    钱寡妇问这话的时,心里七上八下,小陈三五不时往她家跑,得亏了钱寡妇对门旁邻居说他是亲戚,要不然指不定人家该怎么想了!

    秀春哪敢说实话啊,忙道,“没有,没有...”

    钱寡妇将信将疑,“真的?”

    秀春又道,“没有。”

    听秀春这么说,钱寡妇吁了口气,叮嘱道,“春儿呀,以后别让小陈再来咱家了,你一个大姑娘,他一个大小伙子,男未婚女未嫁,长时间下来,奶眼睛瞎,你当旁人眼也瞎,对门小婵不过是爱打扮了些,就被人挂了破鞋,奶怕你也被人盯上啊!”

    秀春嗯了一声,不情不愿,“奶,我跟苗苗哥在外边很守规矩的。”

    钱寡妇一下听出了端倪,不悦道,“背着人就不守规矩了?!春儿,你要是张不开嘴,回头小陈过来我跟他说!”

    隔了半个多月,南京路段的铁路修好,陈学功买到夜里十点的火车,凌晨三点多到泽阳,下火车就直奔秀春家,敲门。

    没几时秀春出来开门了,身上披了件单衣裳,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冲他笑,像会勾人魂的小妖精。

    陈学功克制不住,进门反手带上,一把抱住秀春,春儿春儿的叫不停。

    秀春呜呜两声,脑袋从他胸膛里□□,用了力推开,低声对陈学功道,“苗苗哥,我奶知道我们的事了,你先有点心理准备...”

    秀春话音刚落,钱寡妇从里屋出来了,她早醒了,听见是陈学功的声音,开口道,“小陈啊,这么晚了,你下火车不回家,来这干啥?像啥样?你考虑咱家春儿的名声没有?”

    钱寡妇上来就是一连串的问,无疑是当头棒喝,还好秀春先提醒了陈学功,反应过来之后,忙道,“奶,是我考虑不周,我现在就回去,明天再过来。”

    陈学功话音刚落,钱寡妇便道,“明天也最好别来了,要真是春儿的表亲,我也就不说啥了,春儿大了,你也老大不小,都该避避嫌。”

    陈学功语塞,碰了一鼻子灰,几乎是被钱寡妇给哄了出去,郁闷不已,形单影只的拎着行李箱回家,月光下背影萧瑟。

    回家开门,许淑华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讶异道,“咋大半夜回来了?”

    陈学功嗯了一声,心情不佳,扔了行李箱回屋睡觉。

    许淑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回屋关了门,陈秋实睡得不踏实,也醒了,许淑华掀被子上了床,忍不住道,“老陈,咱家苗苗心情不佳。”

    陈秋实翻个身,嗯了一声,含糊不清道,“大概是在春儿她奶那儿碰了一鼻子灰。”

    次日大早,许淑华起来张罗做早饭,饭好了把陈学功喊起来。

    “苗苗啊,吃了饭,把春儿那丫头喊来玩。”许淑华给儿子盛了碗面粥。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陈学功没精打采道,“我下午回南京。”

    “咋啦?跟春儿闹矛盾啦。”许淑华也坐了下来。

    陈学功没瞒着老两口,“被春儿奶奶赶出来了。”

    “呵呵。”陈秋实一副我早就料到的模样,放下了报纸,“我要是春儿她奶,早该这么干了。”

    陈学功不吭声。

    陈秋实老长道,“年轻人,我早说过,不能这么急进!你也得站在春儿她奶角度上考虑考虑,人家好好的孙女,能说让你拐走就拐走。”

    “老陈,别这么打击苗苗,说点激励鼓舞的!”许淑华不赞同,当年她上大学那会儿,他比谁都积极,现在还好意思说儿子!

    许淑华没当着儿子揭老底,陈秋实万分感激,忙道,“苗苗你听爸一句,不等春儿高中毕业,咱们正式请媒人去说媒,你两都少见面!”

    “还有一年多。”陈学功淡淡提醒。

    陈秋实道,“一年多不算啥,我跟你妈那会儿,耗了三四年,我...”

    “好啦好啦。”许淑华忍不住打断,“在儿子面前说那些陈年旧事干啥。”

    去不了秀春家,看不到他春儿,陈学功买了下午的火车票,落寞的回南京。

    在钱寡妇面前,秀春敢想不敢言,三天两头跑邮局,拍电报说不上几个字,还是寄信,这么总去邮局,碰见庞叔好些回了。

    “丫头,又来寄信啊!”庞叔乐呵呵打招呼。

    秀春哎了一声,道了一句早,赶着去上课,说了几句一溜烟跑了。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秀春家里的书桌上不觉累了厚厚一摞信件,一年多的时间不知给邮局贡献了多少张邮票,这厚厚一摞,总算跟着秀春一块毕业了!

    继续上大学那是没可能了,大伙纷纷收拾东西。

    “小二,你以后打算干什么?”

    毕业前夕,小二收拾了铺盖,来像秀春辞别,这个十八岁的大男孩在这座市高中的两年里,除却长高了身体结实了,也懂得了不少事,结交了朋友,获得了友情,开阔了眼界,抛弃了许多纯属于乡巴佬式的狭隘和偏见。

    一切都好像才刚刚开始,可就已经结束了...

    秀春问他以后干什么,小二显得有些迷茫,如果像几年前,高考没废,他有把握能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像合作社出名的人物陈秋实和宋建军那样,寒门子弟跃龙门,可是现在他空有高中文化水平,却达不到知识分子程度。

    想留在城里工作,因为户口的事,绝无可能,原本一心读这么久的书,想的是以后娶秀春当媳妇,他们能有更多共同话语,后来才知道都是空想...

    “我回去教书。”小二吁了一口气,抛开了杂念,对秀春道,“我回去在咱们小学当代课老师,教咱们农村娃识更多字。”

    时下农村的教书匠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当然,一个学校可能只有一到两个吃公家饭,像城里人一样有工资条,拿公家工资,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本公社里为化程度稍高的人去代课。

    在小学代课,可以不用参与生产队劳动,年末粮食照样分,工钱照样从队里拿,等于是庄稼人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支付他们工资。

    “你适合当老师,耐心,成绩又好。”秀春觉得对小二来说,当教书匠无疑是个不错的出路。

    “春儿你呢,你想过干啥。”小二道。

    秀春笑道,“还没想好,等过完年开了春,各大单位招工我再看看有什么合适的。”

    寒冬腊月,随着除夕越来越接近,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元月初,街道办事人员来挨家挨户发粮票。

    “各家各户注意了,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这月供应的细粮是四斤富强粉,四斤大米啊,可都要放在心上,注意布告,及时购买!”

    年末福利多,除却供应的细粮多了,猪肉也增加到了半斤,四两豆油,还有瓜子糖果鸡蛋糕...花花绿绿的票据比以往多了五六种。

    胡同的街坊邻里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暂时把以往的诸多烦恼抛却脑后,收拾心情,欢欢喜喜奔赴节前抢购。

    秀春也不甘落后,为了买粮,大半夜就起了,裹着大棉衣,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往粮站赶。

    刚出家门没多远,碰上熟人了,跟她一样裹着大棉袄,一撮头发还翘着来不及用热毛巾给压下去,就站在电线杆旁,可不就是在等她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