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去镇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看大夫,于是引她们到药铺的右侧,让她们先坐下稍等,前面还有一个人正在看病。罗喜儿悄悄地打量了一下,药铺很宽阔,左边和正墙上镶了一排排的药屉子。右侧的靠里边有一道屏风,听声音应该就是大夫在屏风后看诊。

    一会,有人出来后,小伙计就走过来请周氏她们三个过去屏风后了。大夫是个中年人,看上去很和善。

    周氏叫他冯大夫,先跟他说明了一下情况,又让他瞧了罗喜儿头上的疤。

    冯大夫仔细地瞧了瞧,又伸手触摸了一下,才抬头轻声道:“罗家娘子,你家小姑娘这伤疤恐怕是无法去除了。”

    周氏心里一凉,还是有些不死心地问道:“冯大夫,真的没有法子么?我听人说,有啥药膏抹了会有用的?”

    冯大夫摇摇头说:“这口子伤得深留的疤,是没法子去呀。你说的药膏应该是治一般烫伤的吧。能去伤疤的药膏,我行医多年也没听说过。恕我无能为力了。”

    周氏谢过冯大夫后,一脸失落地牵着两个孩子走出药铺。

    罗喜儿却没有多大的感受,她本来就没抱任何希望的,现代那么发达的医学水平,还不是要靠啥激光或手术的手段去疤痕,怎么能单靠一瓶药膏就搞定呢。可瞧见她娘一脸难过的样子也不敢再说啥一个小伤痕而已,没关系之类的话了。左思右想了下,才开口说:“娘,别灰心,咱们去别的药铺问问,要么跟人打听打听有啥土方子,不能去掉,能消淡一些也好。”

    罗喜儿的话令周氏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是应该去问问别的大夫的,说不定真有法子呢。可这镇上就这么一家药铺,要问就得找天去县城了。不管怎样,她心里始终抱有希望。

    出了药铺再走几步,就是个很大的露天市场。泥土地面还有些泥泞,但一点也不影响人们逛集市的热情。小商贩的吆喝声,顾客和商贩的讨价还价声,还有小孩子欢快的凑热闹的声音。

    罗喜儿四下瞧了瞧,这集市的三面是由低矮的棚子圈围起来的,中间的开阔地才是摆摊儿的地方。棚子有大有小的,也算是个铺面,但环境和安全方面都没有街道上正规的铺面好。摆地摊的也很有秩序,一列一列地排开,卖蔬菜摆在一块儿,卖吃食在一块儿……她很久都没看到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不由地边走边东看西瞧。

    周氏要去集市西面的一个棚子铺买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这西面的空地上摆的多是些比较杂的东西,自制的布鞋,绣品,竹制品等等。罗喜儿看到有个婆婆在卖小孩子穿的虎头鞋。明晃晃的红黄色,惟妙惟肖的虎头样,最绝的是从大到小的码数,一字排开,看得罗喜儿直流口水,太可爱了。如果是在前世,她一定会全部码数各买一双来收藏了。

    绕着集市走了一圈,罗喜儿也瞧出来些东西了,这卖东西的人多,但卖的品种却不多,蔬菜的来来去就是白菜,萝卜,葱蒜,菲菜等,小吃食就是馒头,包子,烧饼,糖串串居多。突然间,她来了个主意,要是自己能弄出些新花样的小食会不会受欢迎呢?做吃食这个想法也曾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不过那时还没亲自来镇上看过,手上也找不到啥好的食材,她就没动心思了。民以食为天,看这些逛集市的人,很多人手里都拿着包子之类的,边吃边逛呢,还有些人一连买了几个说要带回家给孩子吃。一开始先小打小闹地试试。

    罗喜儿越想越觉得可行,但做什么小食,就得好好思量一番了。还得跟家人商量商量,毕竟这食物的材料是最大的问题。

    周氏去相熟的铺子买了需要的东西后,说要往大街去,去街尾的绣花铺子交绣活。集市的北面就是大街的背面,那里有条巷子可以穿绕到大街上的。

    这大街应该有小街的两倍长,从集市穿过来的位置算是中间吧。大街的铺面多,货物的种类就多了。一路往街尾走,就有瓷器店,首饰店,布匹店,干货店……还有当铺。

    到了绣花铺子的门口,罗喜儿习惯性地抬头去瞧,绵绣坊。周氏带了十八个绣品,十个是她做的,八个是罗小玉做的,她区分开来交给老板。绣铺的老板似乎对周氏的手艺很放心,只是随意的瞄一眼就算了,对罗小玉绣的那份,他就仔细地正反都瞧一瞧,最后挑出了两个跟周氏的那份放一块儿,还夸了句说罗小玉的手艺越来越精致了。十二个好的绣品算的是五文钱一个,稍次一点的六个是四文钱,共得了八十四文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