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剃光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就是老田打制的燧发铳!”摆着朱明面前的是一排刚打开包装的崭新燧发铳。

    刘德化向朱明及其部下口头介绍的燧发铳各种数据如下:前装滑膛式燧发铳,口径16毫米,重九斤,枪长1.5米,有效射程能达到百步(150米)。线膛燧发铳仍是前装式,与滑膛的口径长度重量几乎完全相同,有效射程为一百七十步(255米)。子弹采用定装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一颗铅制的底部空心锥形弹丸,使用时,把弹筒撕开,将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铳管里,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士兵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3发以上。

    这两件武器在朱明等穿越人的眼中是相当原始的武器,其实已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铳了。一般明军的火铳火炮口径是不统一的,更没有定装弹药的做法,每一支火铳只能由使用者本人制作弹丸,很难实现大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而田志平率领工匠们利用简陋的度衡量条件,打制的火铳口径统一,弹丸统一,所有配件大小公差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全部可以互换,给使用者极大的方便。

    “老田还要我告诉大家,这两件武器还是因为钢铁的质量问题,在昌化实验时发现,滑膛燧发铳打了一千余发时,便有炸膛的危险,而线膛式的,打到四百余发时,便有炸膛的危险。这一点请务必记住,不要没杀到敌人,还自己伤了自己。”刘德化还转告了令一个朱明郁闷的情况。

    “这也算是矮子里拔高个了,有比没有要好,我们就将就着先用这武器!期待老田以后制造出更好的武器来。”

    “哈哈,我还是快点去赚钱吧。没钱怎么造好武器,就此别过了!”刘德化打了个哈哈,便告辞上船往北而去。

    朱明也不挽留,转身后便安排人将这些燧发铳发给随营军校用于训练。

    在紧张的训练中时间已进入七月份。天气异常炎热,在每日训练后需要洗澡和搞好个人清洁卫生,否则很容易浑身长虫子。为了清洗脑袋方便,朱明干脆要人将自己的头发剃光,在训练场上光着脑袋出现,这样既清爽又容易清洗,如果受伤了还容易上药。

    朱明这样做,只是自己的行为,他没要部下任何人按他的样子去做。他很清楚,满清那句著名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江南引发多大的反抗浪潮。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涉及到华夏文明的核心——孝道,一切的意义都不同了,因此头发是不能随便剃剪的,甚至连洗头都挑选黄道吉日。否则是不能轻易洗头的,在后世的日历本上写着“宜沐浴”,一般现代人已很难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那就是指适宜洗头的日子。按照那些古典学者卫道士的理解,你剪了别人的头发,就是动了人家父母的身体发肤,那此人整个家族都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曹操“割发代首”自己给自己治罪。就是基于这种理论才有其意义。底层的百姓士兵不明白知识阶层的理论,但却严守这个习俗。

    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朱明才不想触这个霉头,冒这时代的天下之大不韪强迫战士们去剃光自己的头。

    穿越以来,朱明等人为了“入乡随俗”也留起了长发,享受了一阵“峨冠博带的儒雅”。但军营不需要儒雅的峨冠博带,更不能学那些富贵人家,在几个仆役丫鬟的伺候下,花上小半个时辰洗头、理发、束发,但如果不洗。那头上长虫子,用手抓挠,导致头皮溃烂、头发整片脱落。朱明只好拿自己的头发开刀,将头发全剃光了。

    所幸,从辽东起跟随朱明的骨干军官,大都是一些底层战士,没几个秀才之类的老式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并不是很深,且见惯了生生死死,觉得自己受伤时皮肉骨骼都掉了,还在乎几根头发,何况剃了还会长出来的,在辽东跟着朱明逃亡时为了冒充清兵曾剃发留着小辫子。现在见朱明剃光头发,也跟着剃光头发,于是在军官士兵中,为了方便,很多人都有样学样,于是朱明的军中流行将头发剃光光。

    当然也有人不愿剃光头的,朱明不准军官们强迫这些人剃光头,完全是让大家自愿选择。

    时间一长,加上后来在战场上经过检验,剃光头的战士头部受伤确实比未曾剃光头的战士头部受伤好处理伤口,且不容易伤口感染,康复也快。战士们都知道剃光头的好处,于是朱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