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9章 中国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接近中国阻击部队的乌尔梅日小镇的火车站上面,几辆运兵的火车停在长长的铁道线上,疲倦的红军士兵成群结队地从车上涌下来,象蝗虫似的挤满了车站以及路边,聚集在道轨上和周围的草地上,他们把随身携带的食物全都吃光了,然后悄悄地跑到周围的村子里偷老百姓的东西,抢劫粮食和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第二集团军在司令员加加林的指挥下,已经和截断铁路的中*队接火。担任先头部队第30步兵师的两个步兵团,一发现铁路被拆毁以后,就下了火车,以行军队形向中国人的阵地进发。两个团慢慢地展开攻势,夹击已经在铁路两边的一片小山岗的中国步兵团,但是却遭到了失败,随后步兵第30师的两个步兵团和第51师支援上来,半天的进攻不仅没有打退中*队,反而死伤累累。

    傍晚的时候,中国骑兵团的一阵狂攻,将这两个步兵师像太阳底下的水分一样,蒸发得干干净净。

    剩下的步兵第45、48师不敢再冒进,等候方面军的其余的部队开到。而那些部队却还滞留在昆古尔的车站上等待出发。有些部队连火车都没有,只得从前线沿着铁路跑回去。

    伏龙芝和托洛茨基随着近卫师驻在距离车站不远的庄园里,等待着其余部队的集结,不敢冒险以行军队形向喀山方向推进。

    很快,他们收到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一个电报:同意他们丢弃辎重,穿过草原,绕过中*队的阻击线,率部回到喀山参与作战。

    伏龙芝收到这个批复之后。马上行动起来,首先他给在前面的第第二集团军的司令员加加林发了电报,命令第二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向中*队发起进攻,拖住中国人。然后全部的部队,丢弃一列列的火车。以及所有的大炮等,只携带马车马匹,向西北方向的草原前进。

    加加林接到方面军的命令,知道自己做了牺牲品,虽然是光荣的任务,但还是一路大骂着。走进自己的车厢,向军官们发了一阵火,便坐下来喝茶。

    夜色阴沉。从草原上吹过来阵阵凉丝丝的潮湿晚风。红军官兵们聚在路轨上、车厢里低声交谈,被火车头的汽笛惊动了的马匹在乱踏着车厢的木底板。车门外的轨道上面有一个青年士兵在唱歌,象是在黑暗里对什么人苦诉:

    再见吧,城市和乡镇。

    再见吧,亲爱的村庄!

    再见吧,年轻的姑娘,

    噢噫,再见吧,浅蓝色的小花!

    从前呀,从黄昏直到清晨。

    我躺在亲爱的姑娘的手上,

    可是现在,从黄昏直到清晨,

    我手拿步枪站岗……

    听到歌声的加加林将军走了出去,他庞大身影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谛听着歌声,陷入了沉思。

    从后面的一列兵车的车厢里,一个身影向外面看了一下,打量了一下洒满黄色灯光的道轨,然后下了车厢。坚定地向外面走去。他的脚步踏在枕木上,发出轻柔的响声,等走在坚实的粘土地上,声音就消失了。唱歌的士兵停下歌声,喊道:

    “谁?”

    “什么谁?”黑色的影子很情愿地回敬了一句。继续向黑夜走去。

    “夜里你还瞎闯什么?我们要把你们这些坏蛋好好揍一顿!你鬼鬼祟祟的,在探路子吗?”

    黑色的影子没有回答,走上前去,问道:

    “这儿是哪个部队?”

    “红军部队,”黑暗里回应着。

    “不开玩笑,是哪个连队?”

    “45师二团四连。”

    “中国营在哪儿?”

    “你找他们这些中国奸细干嘛?”

    “他们是列宁的警卫,比任何人更加忠诚!”黑色的影子斥责道。

    质问的人沉默了一下,不敢再出言污辱,

    在十月革命时期,华工的先进分子毫无犹豫地加入了彼得格勒、莫斯科、彼尔姆、彼得罗查沃德斯克以及其他城市的赤卫队。一些华工还直接参加了夺取冬宫——推翻临时政府的战斗和莫斯科的十月武装起义。他们战斗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街垒战的赤卫队中。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华工得到列宁的极大信任。七十多名华工曾在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担任列宁的卫士。来自辽宁沈阳的工人李富清,担任过列宁卫队的小组长,曾带领其他卫士,在列宁办公室外面的台阶下站岗放哨,保卫列宁的安全。

    一九一八年三月,苏维埃政府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时,李富清又“跟列宁一道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后来,当邓尼金匪帮在俄国南部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猖狂进攻时,列宁发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伟大号召。列宁的卫队也被调往俄国南部战线,李富清等中国战士积极响应列宁的号召,随同卫队奔赴前线作战。当他们离开克里姆林宫前,列宁还召集了卫队全体同志讲话,勉励战士们要英勇战斗,保卫苏维埃共和国。

    现在,中国营的那批中国红军战士,正是当年给列宁放哨的中国人。

    “也许你可以轻视中国人,但是不可以轻视列宁曾经的哨兵。”

    “那边,小桥边那里就是。”那人终于说道。

    走到小桥边,那里燃起了一堆篝火,旁边坐着一群人在抽烟。火光映着他们的脸——很明显与俄国人不同,倒有一点像蒙古人。他们一个个地蹲着,两个站在火堆旁边,他们默默地打量着朝他们走来的人。

    “你们好啊,同志们!”黑色的影子打着招呼说道。

    “还好,”一个人仔细打量着来人的脸,用俄语回答道。

    “李福清还活着吗?他在这儿吗?”

    “我就是,”蹲着的人用唱歌似的中音回答说。并站了起来,用靴后跟捻灭了烟卷儿。“我怎么不认识你。你是谁?从哪儿来呀?”他伸出蓄着连鬓胡子的大脸,竭力想看清穿着军大衣、戴着皱巴巴的步兵军帽的陌生人,然后忽然惊叫道:“你是特里米奇?天呀,你还活着。我的亲爱的,风从哪儿把你吹来的?”

    李福清他把特里米奇的一只手握在自己暖烘烘的、粗糙的手巴掌里,俯身对特里米奇低声说道:

    “这都是自己人,不用怕。你从哪儿来?说吧,真见鬼!”特里米奇跟其余的中国士兵握手问过好,用生铁似的、沉闷、颓丧的声调回答:“我是从那边来。费尽力气才找到你们。有事来找你。要好好谈谈。老兄,我看到你还活着,而且很健壮,非常高兴。”他笑着,宽额角的灰色方脸上露出白晃晃的牙齿,眼睛温柔、镇定、快活地闪动着。

    “谈谈吧?”李福清的中音歌唱似地、快活地问道。“这么说。你找到活路了?你不嫌弃我们弟兄,还冒险过来啊?好,谢谢,特里米奇我们的好兄弟,菩萨保佑,看到你可真高兴,想当初咱们一起替列宁站岗放哨…那是多么的荣耀…”一种亲切的笑声在他的嗓音里颤动。

    特里米奇也亲切地开玩笑说:

    “行啦。李福清老弟,你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