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家族之外,都对我的能力和人品没有质疑,但按照世家大族的家规,在嫡子尚存时,我这样的庶子,是根本不能继承宇文氏的家主之位的……”
“门阀世家内部,对同属一族的庶子尚且有如此大的偏见,就更不用说各门阀世家之间了。我出身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族宇文氏,在那些山东士族眼中,我依然是关陇门阀的代言人,即使现在我和李渊势同水火,并发生过几场惨烈的大战。可在山东士族看来,不过是关陇门阀内部的争斗,他们不会参予的!”
“就算本王肯低三下气地去拜访这几大世家,估计他们也是阳奉阴违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在派遣子弟担任我大周官员将领之后,却胸怀异心。”宇文明叹了一口气道:“即使有些个别子弟肯效忠于我,但如果将来他们面临选择,我相信十个有九个都会继续选择效忠自己的世家的。”
徐世绩听闻之后,先是愣了一下,尔后却是眉头一皱,显然在思索宇文明的话。
片刻之后,他方眉头舒展,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这样的。那些门阀世家总认为自己是贵族,个性偏执,对于一个人的出身看得很重。否则令尊起事之时,也不会立你大哥宇文成都为太子,而你却只封了个亲王了。”
宇文明听罢也只能苦笑一声,当年如果宇文化及对他有如嫡子一般,又在起事后立他为太子,那他说不定真的会从辽东起兵南下,与宇文化及合兵一处。这样,宇文氏的势力便能从辽东到江南联成一线,争霸天下也将会更容易一些。
只可惜宇文化及依然恪守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保守家规。结果不但害了宇文成都,也害了自己乃至整个宇文氏。但如此一来,却也客观上避免了宇文氏将来的内部之争。如今幸存的宇文家子弟,都奉宇文明为主,无人再生二心了。
“周王殿下,我明白你的苦衷,只是如不争取山东士族的支持,辖区内地方官员缺乏,在征兵征粮、兴修水利、救灾济民、修筑城池方面,都会有力所不逮的感觉。而且,现有的官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对身体健康也大大不利,非长久之计啊!”徐世绩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时,宇文明却反倒不以为然,他也端起茶杯,猛地喝了一口道:“徐先生对此事其实不用着急,本王已有安排:在南下进攻李密之前,我大周便宣布恢复了前隋的科举考试,在河东、河北、山东、辽东四地同时举行。分为县试、郡试和殿试三级。考查的主要内容,便是考生的品德和治理地方、处理政事的能力。待年底殿试结束后,便可公布此次科举考试的名次,将其中优秀者安排到紧缺的官吏位子上去,以弥补官员不足的局面。”
徐世绩这才恍然大悟,感情这位周王早就有所对策了。貌似前隋的科举考试方案,便是在他建议的内容上,修改而成的。自己和李密以前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出仕。这也是自己对宇文明极为钦佩和服气的原因之一。
他于是当即便躬身谢道:“属下代这四地的寒门学子感谢周王了。这科举考试的确是前隋最得人心的举措之一。让我等出身寒门的文人也有了做官的希望。只不过,周王也得警惕有其他势力派遣间谍,参加科举考试而混进我大周朝中来!刺探我们的情报。”
宇文明点了点头道:“这个自然会小心的。最后录用的官员,我军的情报组织锦衣卫,都会进行详细调查出身来历,不会让敌人混进来的!”
徐世绩这时方放心道:“既是如此,那属下也不再就此事多言了。而对于尽快平定李密原来的地盘,徐某倒可以提几个得力之人,他们也是瓦岗军的老人,在河南一带德高望众,由他们出面说服,能让那些还在顽抗的几路义军,尽早臣服周王,使河南成为周军将来继续进攻的基地。”
说罢,他便提出了几个自己了解的人名字,这些人对李密也有很大不满,在效忠新君问题上,也不是那么保守执着,非要当个忠臣的人。虽然这些人宇文明不会重用,但也会借他们之力,尽快安定自己打下的新地盘,使之成为自己巩固的领土。
宇文明于是便留下徐世绩、牛进达、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镇守河南,威摄江淮的杜伏威、荆襄的萧铣不得有异动。然后他率领其余人马便向河北而去,班师回朝。
算算时间,年初确定的科举考试,如今县试和郡试都应该结束了,该是举行殿试的时候了。自己作为殿试的主考官,可不能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