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四章 人情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武元庆说的稻谷,就是后世很有名的占城稻.

    当然虽然叫做占城稻,但实际上占城稻并不是占城特有的稻谷,也不是占城种的稻谷才叫占城稻.它是中南半岛那片普遍都有的稻谷.

    也就是后世的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所在的那片位置.

    之所以后世叫做占城稻,是因为这种稻谷是从占城传到中国的.占城稻传入中国时间大约是在五代北宋年间.

    占城稻亩产非常的高,是难得的一种高产作物,而且还非常耐旱,适应性强,不会择地而生,在多雨高温的中南半岛可以种,在岭南,江南也可以种,在缺水少雨的北方同样也可以种.

    再一个,占城稻成熟时间还短,它早熟,在中南半岛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所以那里的人饥荒受的真的是很少的.

    后世,中南半岛某国的女总理曾经因为大米受到过指控,被当局下了巨额罚单.

    起因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不算多大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大大米出口国.一个不算大的国家却是排名第一的大米出口国,无疑说明这个国家大米产量是相当高的,不然成不了出口第一.大米产量高也就是稻谷的亩产高,不然地方不大,稻谷产出也肯定高不了.

    然后大米产量高,自然价格也就高不了,起码在国内肯定是供大于求的,大米价格不高,农民的收入就不高,所以这个女总理在位的时候一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是巩固她的执政基础由政府出资以高出市价的一半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大米,另一方面她也打着囤积居奇的想法,试图凭借国家作为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垄断国际大米市场,推高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让国家从中获利.

    但是这两点想法都没有实现,因为其他几个中南半岛国家放开了对大米的出口限制,导致大米价格下降,国家这出收购把戏是赔钱了,还是巨赔.然后把大米卖给国家的农民也没得了好,因为国家收购大米并不是钱货两清,而是先收购,然后过一段时间在结算,可是由于大米价格下降,国家收购的大米不好卖,出口额大跌,导致没有足够的钱支付给农民,出现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是怨声载道.

    所以,女总理是两面不讨好,农民农民恨她,是国家国家怨她,最后黯然下台,还被继任者清算.

    话题有些扯远了,说这些呢就是想说占城稻的确是非常高产的稻种,因为这些中南国家种的全是这种蹈,哪怕是后来不断改良的,但也是因为本身的稻种可以才能不断改良让其产量更高,才能让几个中南半岛小国在后世垄断国际上的大米出口,都可以通过限制出口来操纵出口价格.

    占城稻一引进中国,就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岭南,江南,南方基本全种上了占城稻.

    据记载,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达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并命转运使张贴榜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