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但他觉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越是重大问题,自己就越是不能一意孤行。事关国运,他自然得慎重。
贾诩想了想,便道:“洛阳调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其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君王定都于此,便可遥控天下。实为帝都之上选也。不过长安带河阻山,悬隔千里,且大王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还都长安,亦是正理。”
刘备听明白了,贾诩的意思是洛阳很好,长安也很好。洛阳省事又省钱。不过定都洛阳的刘秀是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你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一脉,要是想给祖宗争口气,去长安也不错。定都洛阳也行,定都长安理由也是足够充分没人拦着,去哪里你自己看着办。这等于是说了一堆废话,真是只老狐狸啊。
荀攸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仍然是建议刘备还都洛阳:“长安残破,又有河西诸羌胡为害。当奉天子还洛阳。”
刘备心中就叹了一口气,然后拿眼睛去看二个便宜女婿。
诸葛亮见刘备眼光看来,举手一揖,从容不迫的朗声道:“主公,依臣之见,当还都长安!自桓灵以来,天下大乱,先有黄巾,后有董卓。诸侯混乱,割据一方。不奉天子之命久矣。若无主公,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主公汉室宗亲,以一己之力,再续大汉国祚。当还都长安,以告高庙。
且天子守长安,精兵良将拱卫左右,羌胡无以为害,凉州将彻底安宁也。”
刘备听了,眼睛就是一亮,孔明不愧是孔明啊。让自己还都长安,从政治角度上,就有了宣传的意义。让世人知道,安定天下的,是他刘备,而不是刘秀的子孙。另外,羌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荀攸想着要防羌胡,诸葛亮却想着彻底剪除羌胡的危害,这一点上,高下就已立判。自东汉定鼎以来,关中、凉州的羌乱,就彻底失控。有人曾经说东汉亡于凉州羌乱,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翻看东汉史,可以见到对凉州羌胡的用兵记录之频繁,还有历年的钱财,动不动就是亿万。搞得后来甚至有大臣直接建议皇帝把凉州给放弃算了。这巨额的军费开支,朝廷实在是承受不了,这凉州反正是不毛之地,就让给羌胡算了。还好有脑子清楚的,极力反对,不然这么大一块地盘,就真的要扔了。
终东汉一朝,对羌胡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百多年。而在西汉,却没有这个问题,为何?还不是因为天子都长安,精锐禁军拱卫附近,羌胡但凡有点动静,就立马被镇压下去了。
当然,并不是说诸葛亮就一定比荀攸高明了。荀攸比诸葛亮大了差不多三十岁,在思想上更趋近于保守。而诸葛亮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性格里面,当然是更具有进攻性。
刘备脑海中念头不停的在转,手指也无意识的在击打着桌安。他嗯了一声,面无表情的又看向了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