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道皇帝给自家指的这门婚事真不错,等以后太后过世了,自家女儿嫁的是新国舅,自家又能继续在皇帝跟前是红人,继续保持荣华富贵了。
郑秀秀也很高兴,想着卫宣长的不错,卫宣的姐姐又在宫中有那么高的地位,自己的将来一片光明,光想想就能让人高兴地笑起来,暗道幸好当日临江郡王没娶自己,要不然嫁一个没权没势的远支宗室,还不见得有嫁给卫宣这个国舅那么风光呢。
…………
承恩公夫人等人从宫里离开没多久,郑太后便将永和帝叫了去,说了这事。
先不提郑太后跟永和帝谈的如何,只说郑太后跟承恩公夫人谈的事,因郑太后并未屏退下人,所以不久就传到了陈皇后耳中。
郑太后因为陈皇后无子,一直厌恶陈皇后,所以郑太后与陈皇后的关系并不好,这会儿听嬷嬷说太后娘家人竟然跟昌平王府的人杠上了,而郑太后想护着娘家,把永和帝叫了去,让他压压昌平王府,陈皇后便不由冷笑了声,道:“倒要看看皇上怎么处理这事。”
她跟赵垚一样,可不觉得永和帝会完全偏向郑太后,毕竟永和帝跟昌平郡王的交情也不错,再加上本来就不是昏君,不会出现认情不认理的情况,最起码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用事实说话,搞不好还会偏向昌平王府,毕竟承恩公府只会朝他索取好处,不会给皇帝任何帮助,但昌平王府却不一样,虽然永和帝现在即位了,不需要昌平王府的金钱支持他争夺大宝了,但昌平郡王现在在宗人府做事,能帮皇帝管理宗人府,是皇帝管理宗室事务的重要帮手,自然比承恩公府重要多了,况且这次的事,据自己派人打听来的消息看,明显是承恩公府不对,所以永和帝会帮昌平王府,不会帮承恩公府也很正常。
“听说卫贵妃也扬言,说是如果承恩公府有需要,她也可以帮她们在陛下跟前说说。”心腹陈嬷嬷道。
陈皇后听了,不由冷笑了声,道:“这个卫贵妃,大概是觉得自己生了陛下唯一的一个儿子,有恃无恐,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什么都敢插手了,她是忘记上一次欺君,让陛下给她已经订了亲的弟弟赐婚的事陛下生气了,也忘记了陛下给周姑娘封安平县主,她插手陛下越来越疏远她了,还一个劲地在宫里抖威风,兴风作浪,却没想过,本朝可是有生母无德,皇帝去母留子的规矩的,她也不怕哪天蹈了她那些前辈们的覆辙。”
宫里耳目众多,什么消息都是瞒不住的,特别是瞒不住有相当势力的陈皇后,所以卫紫做的那些勾当,陈皇后自然都知道。
卫宣明明跟木槿订了亲,卫紫却隐瞒着欺骗永和帝,让永和帝赐婚,硬生生拆散了两人,这让永和帝已经相当生气了,偏卫紫还不悔改,继续作死,连皇帝封木槿为安平县主的事她都敢插手,再这样下去,离死也不远了。
别人都想巴结承恩公府,陈皇后可没兴趣热脸贴郑太后那张冷屁股,反正只要她老老实实的,依永和帝的性格,是不会废她的,只要不废她,将来不管哪个人做皇帝,她都是太后,到时她过她的小日子去,承恩公府红到天上去她也不关心。
陈皇后所猜不假。
永和帝看郑太后将他找了去,但道:“母后找儿子,可是有什么事?”
郑太后没直接说自己的目的,只关心地笑道:“最近朝中的事多不多?累不累?”
永和帝摇了摇头,道:“多谢母后关心,最近还好,算是没什么事。”
郑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最怕哪儿又发洪水了,哪儿又干旱了,闹的我儿睡不安稳。”
关心了下永和帝的情况后,郑太后便开始说自己要说的事了,道:“找你来是有件小事,想让你跟昌平王府说说,自己理亏就算了,还威胁要去宗人府告承恩公府的状算是什么事,本来应该哀家自己去说的,但想着你跟昌平王爷走的较近,由你说更好一些,免得他们还以为哀家仗势欺人。”
永和帝就知道郑太后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自己叫过来,就是为了关心自己,要单纯是为了关心自己,自己每天给她请安时关心不就行了,这时一听郑太后的话,便知道,看样子,昌平王府跟承恩公府闹什么矛盾了?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依永和帝对昌平郡王和承恩公的了解,他就觉得,这事多半不像太后说的,是昌平王府理亏,只怕理亏的是承恩公府,毕竟昌平郡王不是那种无事生非的人,相反,承恩公府这些年闹出的事情可不少,光是收受贿赂,帮人去吏部要官的事就闹了不少,要不是看在自家老娘的面子上,他早收拾他们了。
上次赐婚,并不是永和帝的意思,事实上是郑太后的意思,郑太后一来喜欢卫紫给她生了个孙子,二来想着这是唯一的皇子,将来肯定是皇帝,所以自家侄女要能嫁卫紫的弟弟,将来娘家的富贵就能更长久了,所以一听卫紫要给弟弟求赐婚,便推荐了自家侄女。
而永和帝想着太后年纪大了,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过去了,就暂时依着她了,反正想着,等哪天太后薨了,他再敲打承恩公府不迟,到时郑秀秀嫁的再好,没太后撑腰,那也是帮不了承恩公府的,不会影响他对承恩公府的处理。
——永和帝这会儿哪想得到不出意外的话,他三年后就会驾崩,而太后还能活好多年呢?要像卫紫和李欣那样知道的话,估计也不会同意这个赐婚了。
所以这会儿永和帝一听郑太后这样说,便道:“到底是什么事?”
郑太后便将承恩公夫人、郑秀秀和李欣几人先前来时说的话说了。
永和帝皱眉道:“母后查过,她们说的都是真的?没有编造谎言?毕竟,昌平王爷不像是那种无事生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