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的手,“小梦放心,朕不会的。”

    实在不行,还是能有办法让徐光启继续留在京城授学的。

    徐光启因朱常溆和郑国泰的照拂,倒是没受什么罪。可同他一道被关入大牢的萧良有和刘应秋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萧良有为人清正,眼光毒辣。凡他主考的乡试、会试,皆是人才济济,众口夸赞。如今座师受难,不少受了他恩惠的人多方奔走,希望可以将人救出来。甚至最后都求到了现在的首辅王锡爵头上去了。

    可即便是元辅出面,让叶继美卖个面子,也没成功。

    “王元辅,现在并非是我一人揪着不放,而是……”叶继美也觉得自己有苦衷,“而是萧以占平日里太过傲气,得罪的人太多。”

    想要弄死萧良有的又何止他叶继美一人。王锡爵自持首辅之位,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

    王锡爵知道叶继美说的是正理,即便被回绝,也没多纠缠。

    这次的舞弊案本就是污蔑,但众人一起使绊子,硬来个无中生有。最后审官将案子一结,带着大量的所谓“证据”送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问题出在被连带上的刘应秋身上,有人看到他的妾侍偷偷将考题夹带出府,交给了重金买通自己的考生。

    那个考生是谁,刘府上下的人都说不清楚。既抓不到人,又有这么回事。得,全给赖在徐光启的身上。

    朱翊钧明知是审官们为了早日结案,向幕后主使有个交代,也不得不在“证据”前捏着鼻子给认了。他心知这次的案子,是无罪当作有罪论,把所有可能都算作一块儿,最后成了。

    既然证据确凿,还能怎么办?萧良有被证明了无罪,刘应秋的官身一撸到底,和徐光启两个一起被夺了功名,成了白身。

    徐光启从牢里被放了出来,漠然地回到了自己在京中租来的小院子。望着满屋的狼藉,他开始收拾杂物。倚墙放着的一个破旧竹书架上,有徐光启才译制了一半的《几何原本》。原本他想要等著书后,将此书呈于天子,允他教授给皇子们。

    要想学好火器,算术不得不学,还必须精通。二皇子于此道虽不算有天赋,但勤奋。四皇子喜好火器,一直缠着自己想要玩一次。徐光启原打算在开授《几何原本》的那天,将自己一直珍藏的鸟铳给他耍一天。五皇子天资聪颖,好玩,于算术上颇有些天分,若能习得此书,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身为秀才的时候,徐光启还能勉强让天子破个例,入宫授学。一介白身,又沾上了舞弊的污名,纵是天子不计较,群臣的弹劾也够让天子最后让步的了。

    徐光启满大明朝跑着,心思玲珑,不愿叫人为难。索性自己孑然一身地走了。只是家中已得了他中举的消息,怕是正高兴着。这一次回去,竟是连秀才的功名都没了。不知老父要如何心伤。

    还有他的独子,刚考了童试。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

    “请问,徐氏子可是住在此处?”

    徐光启听到一个不男不女的声音,抬起头往大门那处看。屋外的光线比屋内要亮堂许多,来人背着光,他一时看不清。不过嘴上却应:“我正是。”

    反正不会有比现下更糟的情形了。

    出声的那人退开半步,侧过身子,“老爷。”

    似曾相似的模样,只身上穿着的不是明黄色的龙袍。

    徐光启当即下跪,“臣……草民叩见陛下。”

    “起来吧。”朱翊钧想要扯着嘴角笑一个,却怎么都笑不出来。

    徐光启站起身,忙将天子往里面请。进得屋中,他才觉得有些羞涩。这样满是灰尘的杂乱屋子,怎能让天子坐下。徐光启搬来唯一一张完好的杌子,用袖子擦了擦,“陛下……”

    田义皱眉,刚想出声阻止,朱翊钧就恍无所觉地坐下了。他只得把上前的半步退了回去。

    朱翊钧面对徐光启探究的目光,不断地搓着大腿。他有些紧张地觑着徐光启。

    “徐先生……”

    徐光启连忙摆手,“陛下,草民亦非功名身,当不得陛下这一声。”

    “是朕对不起先生。”朱翊钧微微低垂了头,道,“明知先生是受人污蔑,却还是拗不过小人。”

    这一声歉意,令徐光启心里满不是滋味。他的确怨过朱翊钧,纵然知道这全非天子之错,可总得找一个发泄的宣口。如今朱翊钧屈尊降贵地向自己道歉,那点怨恨也随之消散。

    朱翊钧环顾四周,“徐先生要走吗?回上海去?”

    徐光启点头,将自己译注的《几何原本》抱来,给朱翊钧看。“草民原打算将这些编译好之后,教与几位殿下。不过可惜……”他没有接着往下说,“但如今这些,却是仅够殿下们看了。归乡后,草民还会继续编译此书,若殿下欢喜,草民便托人送来京里。”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翻着书,书页上涂改过不少次。有很多第一次用的词朱翊钧看不懂,不过边上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修改,落到最后,倒是明白过来了——与大明朝现在用的算术书极为相近。

    “徐先生……可有意继续留在京中?替朕教导几个顽子?”朱翊钧将书合上,捏在手中,并不还给对方。

    徐光启苦笑,“草民现今哪里还有什么脸去教书育人呢?”他摆手摇头,“罢了,罢了。”

    朱翊钧不以为忤,“白身自然教不了。但驸马都尉却可以。”他倾身向前,“徐先生,你愿不愿意做朕的驸马?”

    徐光启长大了嘴,驸马?!作为读书人,他从未想过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所有的读书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成为驸马就必须连同家人一起辞官,太|祖定下的规矩,大明朝的外戚不得担当任何实职。爵位可以给,岁禄也能给,但实职万万不可。

    为着这一点,历来大明朝的公主都是下嫁给平民。

    以前徐光启是秀才,他根本就没往这上头去想。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努力去考取举人的功名,进而博个官身,好报答朱翊钧的知遇之恩。但现在一介白身的他,却是正好符合了驸马的条件。

    不过问题在于,徐光启并非父母双全,还成过亲,有个儿子。更重要的是,他的年纪比朱翊钧还大上一岁。朱翊钧于嘉靖四十三年出生,徐光启则是嘉靖四十二年生的。而他的儿子徐骥,出生于万历十年。

    朱翊钧现在唯一可嫁的女儿,只有万历九年出生的嫡长女朱轩媖。这门亲事要真成了,大公主过门就多了个比自己小半岁多的儿子。

    从年龄上看,这一对老夫少妻可谓是乱了常伦。

    徐光启算术学得好,心头一算,就犹豫了。朱翊钧也不逼他,“徐先生大可不必忙于离开京城,先考虑考虑朕的提议。若是觉得不合适,再另想法子便是。”此时他终于能笑得出来了,“朕务必要留下徐先生。”

    “草民,有负皇恩。”徐光启躬身相拜,送走了微服出宫的朱翊钧。

    回了宫,朱翊钧就马不停蹄地找来王喜姐和郑梦境,把自己的想法同她们说了。

    郑梦境是头一个跳起来的,“陛下!媖儿可比徐先生小上那么多!这婚事、这婚事,怎么能成?若是传出去了,叫旁人怎么看天家?又叫旁人怎么看徐先生?”

    她说的也正是王喜姐想说的。王喜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为着女儿的婚事不知愁白了多少根头发,可临了却要这么定下,心里的那股子委屈劲就别提了。

    朱翊钧扭开脸,“朕也是没办法。你们倒说说看,要留下徐光启,还有什么旁的主意没有?”

    “让他进武职不行吗?”郑梦境急得一屁股在朱翊钧的边上坐下,见他将脸扭向另一边,用手给掰过来,“随便寻个由头,授个武职,让他去锦衣卫啊,东西厂啊什么的。难道行不通?这样,这样也太磋磨媖儿了!”

    朱翊钧皱眉,“朕也不是没想过,可寻常武吏没那么大的权力,管不了事。徐光启要晋身也没那么容易,得从小官小吏往上爬。待朕能用他的时候,人在不在还两说。文官看不起武职,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王喜姐幽幽地道:“难道文臣就瞧得起外戚吗?陛下,武清伯同奴家的娘家不晓得在宫外受了多少白眼。陛下就能确定徐氏做了驸马后,不受人白眼吗?”

    朱翊钧自然不能保证。但他这么做自有他的打算。他叹道:“你们心中所虑,朕也知道,也懂。媖儿是皇后的女儿,难道就不是朕的女儿了?莫非朕平日里有亏待了她?”

    “皇后,徐氏曾为秀才,退一步说,此人曾为学子。而大明朝的公主从未嫁给过学子的,此举能开先例。这是其一。”

    王喜姐点点头,先前朱翊钧一心想将朱轩媖嫁于高阶武职官吏,也同她提过这事儿。这点王喜姐却是能同意的。

    朱翊钧见王喜姐面色稍霁,心里松了一口气。“徐氏于火器、算术上颇有建树,还懂西洋文,这一点上日后就能为朕所用。仅仅是皇恩并不足以叫人肝脑涂地,唯有联姻才能让人不得不为朕倾尽全部。”

    郑梦境张嘴想说什么,听到朱翊钧后头的话,还是咽了回去。眼泪不住地在眼中打着转,硬叫她咬牙不落下来。

    “再说,人常言,老夫少妻更为恩爱。”朱翊钧浅浅一笑,“媖儿年纪比徐氏要小那么多,难道徐氏就不会见媖儿天真可爱而心生怜意?为着媖儿,朕也觉得是门说得过去的亲事。”

    朱翊钧最后劝慰她们道:“人是朕亲自定的,徐氏子的为人你们在宫里多日也能品得出一二来。这样总比外头胡乱听人说谁谁好,就替媖儿定下来得更妥当些吧。”

    “可……这也差的太多了。”郑梦境红着眼圈,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朱轩媖的好来,左思右想都觉得徐光启配不上。不过她心里也明白,身为大明朝的公主,朱轩媖身不由己。

    不提本朝,只看开国之初。难道下嫁于功臣的太|祖公主们就不委屈吗?人都没见过一次,更提不上什么感情,是好是歹,都闭着眼嫁了过去。之后还改不得嫁,只能孤老一生。

    比起那些先帝公主们,朱轩媖已经好上太多了。她和徐光启因朱常汐而有过几面之缘,勉强能算作认识。徐光启的为人如何,几个长辈同兄弟们也清楚,多少能算得上知根知底。徐光启纵有种种不妥之处,只凭他一身本事,朱轩媖日后在京中就不会叫人小觑,况书香世家出来的徐氏一门也必不会欺侮了她。

    政治与权力在这桩婚事上交织在一起,她们这些女子只能点头认了,而没有半点反驳的余地。

    郑梦境压低了声音,“不是说徐光启还有儿子?都考过了童试,若是徐光启点为驸马,那他的儿子怎么办?”入科举是为了官身,而驸马一家子都成不了官,这岂不是为难了人家?

    朱翊钧默了半晌,“媖儿还年轻,总归会和徐氏再有孩子。至于徐骥……就令他明面上出了徐氏门,转投去他外祖家。户籍上分开了,总归还能再考。”

    至于私底下人家是不是还住一块儿,相处地好不好,可就两说了。

    “徐氏能答应?”王喜姐不由道,“那可是元配的嫡长子!”

    朱翊钧闻言,沉着脸没有说话。

    在殿外听了许久的朱轩媖此时进来。她向上首的长辈们盈盈一拜,妙目微微眯起,“女儿拜谢父皇、母后,替女儿择的好婿。”说罢再是一拜。

    王喜姐登时眼泪就出来了,将人一把搂进怀里,死紧死紧地抱着。“我的媖儿,我的乖囡囡啊。”

    郑梦境不忍闻中宫的哭声,出声再次确定,“媖儿,这可是你的心里话?若有半点不愿。”她朝将头撇开的朱翊钧瞪了一眼,“父皇同母妃也不会强逼了你去嫁自己不愿嫁的人。”

    朱轩媖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温顺地摇摇头,“媖儿没有半点不愿。徐先生若未牵涉舞弊案,便是进士之才。能嫁得此人,媖儿还有什么不甘愿的呢?”

    她脸上的笑意刺痛了朱翊钧的眼睛。“媖儿,父皇对不住你。”多少年来,每每望着自己这第一个孩子,朱翊钧总想着要给她寻一个什么样的人家,找一个什么样的郎君,心里计较了半晌,只觉着这个也不好,哪个也不妥。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等临了头,最终给女儿挑的是这样一个驸马。

    朱轩媖低垂了眼,“媖儿没有不愿,心中只怕徐家乃书香之家。听闻徐先生之父也是秀才。这样的人家,怕是瞧不起媖儿。”

    “他们哪里敢!”郑梦境哑着嗓子,“你虽为公主,天家不能仗势欺人。可到底那么多弟弟呢,到时候犯了事,谁不能给你出头?!皇太子还是你的嫡亲弟弟!”

    坤宁宫里哭作一团,大家都忘了徐光启还没点头答应婚事呢。

    另一头,徐光启好好想了几日,写了一封信寄回家中,让家中的老父与儿子一同参详一二,看看这门亲事到底能不能成。

    因朱翊钧听说了是商量婚事的家书,特地让陈矩开了方便之门,让走的驿站,比旁的家书要更快地送到上海的徐家。

    收到信后,徐光启的父亲徐思诚和他的孙子徐骥不由大吃一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