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常溆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他并没有直接朝高家下手。

    毕竟高家还有一对父子是朝廷官员, 若是拉了他们下水,就向众人昭示了白莲教已然侵入了朝堂,这实在是个很不妙的事。一旦事件升级发酵, 很快就会再一次沦为党派之争口诛笔伐, 诬陷旁人的局面中去。

    所以, 那个已经没了双腿的方氏兄长, 却是个很不错的突破口。

    原本众人还议论纷纷,认为是云和公主为了泄私愤, 动用私刑。有些言官还将奏疏写好了, 看着风向,随时都预备着上呈天子。

    现在, 却被朱常溆和朱常治俩兄弟给扭转了话风。成了云和公主知悉方氏有兄长为白莲教众, 上门勒令方氏反省无果,怒而惩治其兄, 更大义灭亲, 将此事上报天子。

    方家的兄长成了弃子。而方氏也受其累,勒令与高玉泉义绝。

    这样的人家,都和白莲教扯上了干系,怎么还能让天家金枝玉叶的公主继续呆着呢。

    自然,唯有和离这一条路可走。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觉得公主不该和离的有之,可立刻就被反驳白莲教祸害百姓,是为乱贼, 朝廷一直对其进行围剿,岂能叫公主留下。

    言官们看着风向有些不对,立刻就将自己先前写好的奏疏给烧了。偶有几个古板的,虽有上疏,以为高家并未真正涉及到白莲教中,公主和离是为大不妥的事。不过也没掀起什么水花来。

    朱轩姝成了大明朝第一个和离的公主,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她听从了母亲的话,就连和离的时候都不曾出面,全由吴赞女一人代劳。整日在公主府内,所有的宴席也一概全推了。唯有徐光启的夫人朱氏过府,公主府的大门才会打开。

    这下,又有了云和公主是个守妇道之人,却是高家做事过分,才惹来这场大祸。

    谁让他们娶了个白莲教众的媳妇呢。若是当时公主上门阐明情况,就和方氏一刀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兴许还不会如此。

    高家诸人,成了好事者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汪氏再没收到过官夫人之间的宴席邀约,往日常来常往的人,现在也不再出门了。

    高玉海的驸马之衔被夺了,高家因尚公主而得到的所有优容待遇,也一并取消。

    包括他们现在住的这所宅子,一家子人,全都被赶了出来。

    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为的便是做个官儿。可高父和高玉泉在衙门里,整日受尽了同僚的白眼,便是主动攀谈,也无人理会,只落得个讪讪然。

    无奈之下,高家父子将官儿都给辞了,决定回老家去。索性老家的宅子和田地都还在,他们身上的举人身份也留着,往后倒不会过得太苦。

    高家走的时候,朱轩姝没出面,却是派了吴赞女去送东西。

    高玉海以为云和公主还惦记着和自己的那点夫妻情分,一把从吴赞女手里抢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一本《女则》。

    汪氏的脸白了又青。

    吴赞女将东西送到,就福了身子施施然离开。

    高家咬牙含恨,推着马车离开了京城。

    等过了一阵子,风平浪静之后,朱轩姝才开始外出走动。不过宴席,仍旧是不去的。一旦公主府门大开,众人就知道,今日公主不是去徐家看望那位除籍的皇姐,便是入宫去向帝后尽孝道。

    高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除了谈起云和公主是大明朝首位和离的公主外,再无人谈起这事。

    因为另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夺走了人们的注意力。

    万历十二九年,辛丑科的殿试已经结束了。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究竟花落谁家,才是人们真正想要关注的。

    辛丑科的进士名录都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未放榜。朱常溆先众人一步,看到了名录。这也是朱翊钧交给他的任务,让他除了看自己挑出来的奏疏外,再亲自参与到政事当中去。

    朱常溆一连看了三遍名录,都觉得很是奇怪。他记得自己上义学馆的时候,和叔父、弟弟打听过,义学馆里头有几个学生还是资质很高的,一甲的可能性不高,但要考个二甲三甲,还是有这份能耐的。

    怎么上头,却没有他们提到的那几个人名字?莫非是会试出了纰漏?故意有人从中作梗,致使这些人落榜?

    朱常溆转了转手腕,面色有些沉重。若真是如此,就又会牵扯出一桩科举舞弊的案子来。

    一旦与科考相关,再小的案子,也会成了大案子。科举是学子们唯一跻身朝堂的出路,谁都无法忍受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发生。

    朱常溆沉住了气,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先不往舞弊上头去想。偏也不好讨要参与会试的举人名录,好查个分明。上头做个动作,底下的人就会擅自胡乱猜想,进而让事态发酵。

    朱常溆心里很明白,现在千疮百孔的大明朝要的是□□。在稳定中,做出一定的妥协和牺牲,换来一些改变。

    思来想去,朱常溆还是决定找弟弟过来问一问。他是皇太子,总不好老往宫外头跑。这个弟弟却是在此时派上了大用,又是在义学馆做事的,必定知道其中的情况。

    夜里头,朱常治一身疲惫地回宫来,不知他这些日子在忙些什么,吃饭的时候都打着瞌睡,几乎要睡着了。

    郑梦境拍了怕他拿着筷子的手,“筷子都要掉下来了。既然这般困,就赶紧吃完去歇着。”

    朱常治胡乱应了一声,往嘴里拼命扒饭。

    饭后,朱常溆借口消食,跑去找弟弟屋子里头。

    屋里只有弟弟的打鼾声,朱常溆一听,就知道他是累狠了,有心想问事,看来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机会,只得暂时往后放了。

    几日后,辛丑科放了榜。一甲状元张以诚,榜眼王衡,探花曾可前。

    宫外如何喧嚷,朱常溆且不去管,科考进士的观政和一甲三名的授官,也推了没去现场。新晋进士都有些可惜,这是多好的机会,能和现在皇太子,未来的天子打好关系。

    有了帝宠,想要平步青云简直易如反掌。再不济,便是经筵之时有所表现,也足以叫人记住自己。只要简在帝心,就什么都用不着慌。

    朱常溆耐着性子,终于等来了弟弟精神奕奕的时候。

    今日朱常治回来早,还没晚膳的时候就在宫里了。朱常溆拉着人钻进了郑梦境给自己留在翊坤宫的那间屋子。

    “这几日你在忙的什么?”比起义学馆的学子是否参加科举,朱常溆更关心弟弟些。

    朱常治“嘿嘿”一笑,“我知道皇兄要问我什么。”他清了清嗓子,“这一科,义学馆的举子并无人参与会试。”他拍了拍哥哥的胸口,“可安心了吧?”

    “你怎么知道我要问这个?”朱常溆觉得奇怪,伸手摸了摸弟弟的额头,“也没见你开了天眼呀,还是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能知悉旁人心里头想什么了?”

    朱常治拍开哥哥的手,“是冯大儒说的,叔父也说了,你必会问这个。”又道,“这几日啊,我就是在忙活这个事。”

    “说说。”朱常溆给弟弟倒了杯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预备着洗耳恭听。

    朱常治咕咚咕咚将茶水一气喝完,抹了抹嘴巴。“原本吧,大家是说要去。不过叫冯大儒给拦着了。他说,这是义学馆的学子头一回参与会试,不可轻易行事,先瞧瞧这一科的情况如何。”

    他捻着根本不存在的山羊胡须,学着冯大儒说话。“所以大家就都没去,由着冯大儒寻来各科的考题,一人一个座儿,不许交头接耳,仿着会试时候的模样,先练起来。”

    “这几日我忙的,便是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