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走后,自会去义学馆念书。”

    “哦——”孙元化很失望。

    徐光启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也懒得同他计较。他和朱轩媖只这一个儿子,并不指望他能有多大的能耐,看他读书,也的确没什么天赋,过得高兴便好。

    “既然决定要同我去,那你便先写封家书回去吧。届时南下途径你家,也可先在家中待些日子,你已经许久不曾回去了。”徐光启拍了拍大腿,“好生歇着,我先走了。”

    孙元化赶紧送了先生出门。坐到桌前,提笔写了几个字,想起之后不能同徐骏一道玩,有些舍不得,便偷偷披了外袍去寻人。

    徐骥看着父亲进了孙元化的房门,料定了他会去找弟弟,所以捷足先登地把弟弟给占了。兄弟俩在窗前挨着头念书。孙元化一看没戏,只得又回了自己屋子。

    朱轩媖换上了轻纱,正在床上看话本子,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徐光启回来。她将身子往里靠着。“怎么这般晚才回来?是去寻初阳说话了?”

    “嗯。”徐光启从床尾拉过褥子,有些责怪,“上回生钰儿的时候不是月子没做好?也不仔细些,又着凉了怎么办?”

    朱轩媖乐得被他照顾,丢了手里的话本子,就腻上去。“看你心事重重的,难道还有什么为难的事?”

    “也不算为难。”徐光启略一犹豫,“我去漳州后,就不能再同常吉、振之一道了,也见不着神父,心里有些舍不得。”

    常吉是新任中书舍人不久的赵士祯的字。这位也是官运不济,秉性太过刚直,并不受上峰喜欢,熬了八年才提为七品的中书舍人。他屡次上疏,希望朝廷可以重视火器的研制,可惜都被朱翊钧留中了。

    而振之,则是刚任工部督水司郎中李之藻的字。他和徐光启都是受了洗礼的人,也是个于火器上颇有研究的人。

    他们三个,平日里空了就会在一起研讨火器,只一身长处全都用不上。皆盼着何时朝廷可以下旨拨款研制火器。

    朱轩媖冷笑,“赵士祯确是个人才,就是活生生被耽误了。可惜奴家现在没了入宫的身份,要不然就在二皇弟和父皇跟前说一回了。”白白将这样的人才放着,委实太过可惜。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徐光启拍了拍环在腰上的玉臂,“常吉无奈的并非官运,而是抱负不得施展。”他扭过身去看朱轩媖,“你说……陛下往后会重视火器吗?”

    朱轩媖取了扇子扇风,“有什么不会的?奴家一旁看呐,二皇弟是个有眼界和抱负的。且等着吧,赵常吉迟早会升。”

    徐光启略一琢磨,觉得说的也没错。先前多少年了,上疏奏请都不理。突然之间就同意了漳州民间自行研制火器。这恐怕是等了不知多少年,才等来了眼前的机会。看来陛下并非对火器没想法,不过是碍于朝中形势罢了。

    “哦,还有一事。”徐光启接过朱轩媖的扇子替她打扇,“仔细手酸了,我来。”他道,“我想去同振之讨了他那个学生来。”

    朱轩媖懒懒地挑眉,“张焘?他比初阳如何?”

    “唔,”徐光启心里掂量了下,“差不多。去了总归能派的上用场。我是想着,无论书上学了多少东西,到底还是得去亲身做了才知道区别。但张焘年纪不大,研制火器是个危险的事儿,恐会受伤。我怕振之心里舍不得。”

    朱轩媖将他拉下来躺着说话,“奴家看李振之也不是那等不通情理的人。眼前可是个大好机会,往后张焘有了经验,再回京谋个官职,若正好碰上朝廷拨款研制火器,岂不是大好的前程?”

    她挨着徐光启,幽幽道:“别说他了,就是你,奴家也舍不得。可有什么法子呢?”她声音越来越低,“那日奴家同姝儿说话,她都哭了,对奴家说现在父皇和二皇弟过得有多难。奴家虽不再是天家女,可仍是这大明朝的百姓,听了心里也不好受。”

    “闻说沿海百姓深受海寇侵扰,奴家也想去看一看,若能帮上忙,也帮一把。都道是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夫妻齐心协力,难道还有做不成的事?”朱轩媖把下巴搁在徐光启的胸上,“到时候夫君可不许拘着我整日在家里头。”

    徐光启笑道:“你想去,只管去便是。我当年就想着带你去看看这大明朝的山山水水,可惜多年下来,竟叫家人绊住了脚。”

    “有你这话便成。”朱轩媖心满意足。

    史宾听徐光启答应了自己一同前往漳州,先是一愣,上门求了多次,都不见答应的事儿。继而一喜,向徐光启再三作揖,“途中琐事,尽有我安排。”又听徐光启说,会带上家眷及两个学生,当下拍着胸脯保证,“到了漳州也一并安排妥当。”

    朱轩媖送别了两个儿子,带着女儿坐上前往漳州的马车。等出了京城,又走了一段,她忍不住撩开帘子,探头去看外面。

    多少年了,她竟然走出了京城。自己在这里出生,长大,婚嫁,生子。本以为此生也会在此走完一生。

    现在却出来了。

    马车渐渐飞驰起来,京城的城门被远远甩在后头。所有熟悉的一切都越来越远。

    朱轩媖深深地呼吸着,心情越来越雀跃。

    其实天空和京城里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在朱轩媖的眼中,就是比原先的要清澈,要蔚蓝。就连飞过的鸟儿,看起来都比在京中的要更自由,

    朱轩媖看了好一会儿风景,直到徐光启怕她吹风头疼,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帘子。她看着身边的那个女儿,不仅想,如果往后,一个女子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去何处,就去何处,那该有多好?

    就像姝儿那样,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无惧身份的拘束,也不怕世人的嘲弄。

    朱轩媖把下巴搁在膝盖上,笑嘻嘻地看着女儿们玩闹。从来没有过的,这样好的心情。

    徐光启看了好一会儿,而后问道:“东西都备齐了吗?福建与京师不同,在海边,潮湿得很。祛湿之物可都带着?那里蚊虫也多,仔细别叫孩子给毒虫咬了。”

    “都备下了。”朱轩媖歪着身子,蹭到他怀里,“特特上义学馆买的药。”

    徐光启还不放心,“那轻薄的衣物可备下了?”

    “都有,都有。”朱轩媖踢了踢脚,“奴家办事儿,难道还有不放心的?”

    徐光启不敢说自己不放心,只能道:“果真是老了,样样都记挂。”

    “可奴家偏爱老成的人。”趁着女儿不留心,赶紧翻开徐光启的掌心亲了一下。

    徐光启被闹得手心痒呼呼的,伸手去抓朱轩媖,却抓了个空——人早就躲在远远的角落里头冲自己笑。

    宫里,郑梦境拉着朱轩姝正说着话,“这么说来,媖儿也跟着一道去漳州了?”不免有些担心,“那么远的路,也亏得徐光启放心。”又叹,“当年孝端娘娘走的时候,我就答应了她,必会好好看顾媖儿的。现下这般远的路,真是……”

    “母后替大姐姐看住了义学馆那两个小子不也成了?”朱轩姝笑道,“儿行千里母担忧,现在是大姐姐行了千里路,可心里头还不得记挂他们?”

    郑梦境点点头,“说的也是。”她看了看左右,见人都离得远,拉着女儿往自己这边凑,“你知道不知道,洵儿好几次寄信过来,说是要请了徐光启去辽东。不过你父皇都没准。”

    朱轩姝眼珠子转转,眨巴了下眼睛,“家书里头都没提起啊,母后从哪里来的消息?”她哪里能不知道,熊廷弼天天下朝回来同她说这些。她也乐得听。不过这事儿吧,父皇和驸马都说了,不能和母后说,怕她给误会了。

    “我就是知道。”郑梦境不自在地别开眼,有些心虚。可不能出卖了太子妃。要不然往后就没得信的地方了。“你说说,熊廷弼和你提过没?这徐光启怎么就不能去辽东了?我觉着挺好呀,就是防着李家,也不是说就不要辽东了不是?”

    朱轩姝抿着嘴不说话。

    郑梦境看着她的模样,笃定地道:“你一定知道。”她拉着女儿的手,“我就是怕,洵儿久不在身边,你父皇心里会情淡了,再不记得这是他儿子了。辽东地势险要,朝廷又不能拨款研制火器,这、这,难道往后就眼睁睁的看着……打过来?”

    朱轩姝看她有些急,不得不道:“父皇不是这个意思。”话说出口,觉得自己中了套,“母后可别同父皇说啊,否则我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我知道,我知道——”郑梦境拉了女儿的手,“我这心里啊,一是担心洵儿,二呢,是怕女真。”这事儿她有对朱常溆旁敲侧击过,不过对方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复。只说前世李成梁曾经弃了辽东六堡,直接对努|尔哈赤拱手相让,也是之后萨尔浒之役惨败的开端。

    郑梦境哪里不明白,辽东实在太过依赖李氏了。可武备起不来,辽东照样还是守不住啊。总不能因为疑心李家,就一直这么干耗着吧?何况武备起来了,在那边的儿子也能更有活下来的可能。

    战场上的刀枪不长眼,一个不小心,就送了命。

    朱轩姝侧头,想了想,“飞白同我说,辽东那边,大大小小的火器加起来,大概有五千多吧。”她不大确定,“最多的好像是佛郎机炮,往后就是一些鸟铳什么的,不过辽东的兵士不爱用,那个容易炸膛。”

    其实是因为鸟铳更适于用在近战上。炸膛是一方面。但鸟铳的使用并非全靠火药炮弹。将人用弹药打晕了,再上去用鸟铳一甩,把人从马上给打下来。

    这和刀枪有什么分别?实在不够干脆利落。唯一可以取胜的,则是火药威力足够威猛,若是准头好,可以一击毙命。可鸟铳的准头并不好,射程也短,能确保射中致死的距离是十步。

    对辽东的兵士而言,有这劲头,还不如多练练弓箭。就是每日多耍几套刀法枪法,多学学骑马,也够用了。火器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

    嘉靖年间,朝廷曾经监制了九万把火铳。看着是多,可当时所有的大明军士加起来,足有百万人。

    九万的火器,一百万的人。这哪里够用?

    彼时还不若现在这般,严嵩父子倒是在朝上斗得厉害,但好歹还有徐阶、高拱撑着,张居正也正准备入阁。大明朝的形势大好。之后又有隆庆中兴,根本不用太过担心,火器不够用,也就不够用了。

    等万历年间,张居正一走。没多久哱拜就乱了,之后又遇上朝鲜求助出兵复国,播州的杨氏之乱。连着三次打下来,没了钱,没了人,没了火器。

    郑梦境按着女儿的手,“五千多,是够用,还是不够用呐?他们不爱用,那必定是武器不称手。你想呐,这没有称手的武器,哪里能抵御外敌?李如松这不就让洵儿在想法子改良吗?我看着是好事,怎么你父皇,就是不允呢?”

    朱轩姝嘟囔了一声,郑梦境没听清。“你说什么?”

    “没什么。”朱轩姝摇头,“现在徐光启被史公公请去了漳州,他总不能一个人分作两份,再给洵儿送去吧。”

    这倒是。郑梦境皱眉,“朝廷也不是没有善于火器的,可那些,却是不能够了。”

    徐光启没有官身,充其量不过是个自由的良民。他何去何从,除非犯了法,否则不需要过问。

    若是朝廷派去官员,这意义就不一样了。不仅要出人,还得出钱。总不能让李如松一个人耗资研制吧?最后有了结果怎么算?是朝廷的,还是李家的?李氏虽是官身,却也没有资格占了火器,还是得归朝廷。

    可朝廷没出一分钱,朱翊钧还是要脸面的。怎么敢承这个情?今日承情,往后再想秉公处理,可就难了。

    朱翊钧至今拖着,一方面是担心李氏坐大,另一个原因就是没钱。

    有钱,什么都好说。派个人过去,再令按一个督工,或是调脾性刚硬的,对李家看不顺眼的官儿上辽东去任巡抚,也能够李氏喝一壶的了。想整人,难道还没法子吗?

    可没钱,却不是能凭空变出来的。

    朱常溆也知道辽东要紧,心里一直惦记着日后的萨尔浒之役。光凭现在那五千多火器根本就不顶用。

    努|尔哈赤没点能耐,哪里敢在十几年后向大明朝宣战?他定都赫图阿拉,为的就是能让惯于游牧的女真安定下来,而后兴起皇图霸业。在萨尔浒之役时,后金就已经自行研制出了威力强大的火炮,甚至比大明朝的更好。

    而彼时久经废弛的大明朝在萨尔浒一役中尽损精锐,其后更是节节溃败,再无力抵挡。而自封闯王的李自成,也趁着这个时候崛起。

    朱常溆的心急切了起来,赶紧开关,有了商船课税,他就有理由提出改革商税。减轻耕农的负担,将举国商人纳入到税赋中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JessicaC 的手榴弹

    感谢 图图图tx6、光影相生x3、莫欺人x2、一树梨花x2、大猫x2、1013178、心字香烧、香菇肉粽、悲酥清风 的地雷

    今天这章资料查死了OTZ 幸好赶上了更新

    看文愉快,么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