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朗声笑道:“朕最开心的,是迁都之议得以顺利通过鱼储么,朕只能决定一代之君,高炽性情已定,朕无需担心。瞻基虽然聪慧,成年后如何殊未可料,现在还做不得准。”
夏浔小心地道:“皇太孙聪明灵秀,天资······”
朱棣摆手道:“想那李隆基能从则天女皇手中抢回李家江山,也算是一位少年英雄了。可是等他晚年,朝中重用一班奸臣,外边宠信一班久怀异志的节度使,就因他的昏庸,一场安史之乱,使这李唐江山从此走上了下坡路,再也不曾崛起。
朕非常喜欢这个长孙,这些长处朕都清楚。朕说的是品性为人,现在看,瞻基当然没有问题,可他还未长大,还未定下性子,如今年岁较之当初的李三郎还小着许多,未来不可预料处还多着呢,是故不可武断。
朱棣悠悠地叹了口气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啊!一代贤未必代代贤,后世子孙肖与不肖、贤与不贤,朕是无能为力了。而迁都则不然,这件事,只要朕想管,就一定能在朕手中完成。在朕看来,南京金粉之地,国运实难长久。
帝王坐镇金陵而遥控北方,就算外乱不起,必定也生内乱。皇考封诸王与北疆以抗外敌,正是这个缘故。可是朕虽因为诸王受方黄之流奸臣蛊惑天子,横加迫害,迫不得已起兵靖难,却终究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儿,诸王拥兵自重,难保不起异心。如今诸王不起异心,也难保他们的子孙也不生异心,长久下去也是一个大患啊。
朕将北疆诸王易往中原安置·北疆未免空虚,边关诸将又不能予之便宜从事、调动兵马之大权,一遇大事,军情消息就需往返于金陵与九边,徒然贻误了战机,故此,非迁都北平,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旦定都北京·除非我大明昏君连出,又逢连年天灾,否则······料想三百年江山是可保无虞的。”
夏浔惊诧地道:“三百年?”
做皇帝的莫不希望自家的江山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大多数人不愿面对这个事实,甚至没有勇气提起,夏浔实未想到朱棣肯坦言此事·而且所做的设想居然并不离谱。
朱棣微笑道:“天下,不会永远归于一家一姓。气数尽了的时候,江山自然要易主。自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千余年来,国祚超过三百年的皇朝有没有?一个都没有啊!所以……朕的子孙,若能保大明三百年江山·足矣。
国祚若能更长久些,那是他们的福气,若是连三百年江山都守不住,那是子孙们不争气,当祖宗的能给他们挣一份家业,这份家业能不能守住,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朕今天就算给他们一座铁打的江山,他们偏要搞个千疮百孔,那时朕已化成一坯黄土·又能如何呢?”
事实如此·可是有几人能如此理性?夏浔听了朱棣的话,不禁对他的胸襟气魄暗生钦佩,只是这江山长短的议论,朱棣自己可以讲·他却不能胡乱插口的。
朱棣松了马缰,任由那马自由而行,一双眼睛徐徐四顾,草场上,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宇宙澄澈,寰宇清明。
朱棣漫声又道:“朕为什么念念不忘迁都?你不要以为朕在深宫,便什么都不知道,哼!那些腌货恨朕迁都,什么难听的话儿都说出来,说什么朕得位不正,心中发虚,想回北京根基之地,说什么朕登基时杀戮过重,得罪了江南士族,心生忌惮…···
笑话!天大的笑话!
朕这一辈子,什么时候遇敌而逃过?朕领五万兵,对抗朝廷五十万大军时,没有逃!朕领两万兵,追杀鞑靼十万铁骑时,没有逃!朕在江南,位至九五,掌握天下兵马,朕反倒心虚起来了?如果江南真有人暗中跟朕作对,朕不镇在江南,反要避向北方,坐视江南祸起,丢了这半壁江山不要了么?
朕登大宝之时,所诛者不过方黄齐泰几个奸佞及其近族,与江南士族有何相干?他们几人,与江南士族又有什么关系了?朕登基已逾十载,对江南士族的控制难道还不及那个为君四载一事无成的黄口小儿?朕开科取士,江南士子趋之若鹜,他们反朕反在哪里?”
朱棣不屑一顾地道:“若是朕怕那江南士族,怕的连皇宫御座都不敢设在这儿,朕敢东遣水师宣抚出海,南派大军讨伐交趾,西陈重兵以抗帖木儿,又亲自率军北伐鞑靼,把京城兵马抽调一空?嘿!为了诋毁朕,这些无耻小人已无所不用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