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敌人,就是最佳的合作对象。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起来,也很简单。
这个道理,李原相信黥布应该明白,被项羽冷落许久、心中忿忿不平的他,是不会错过这次攻袭项羽老巢的机会的。
既然项羽你看不起我,那就显示力量,让你看清楚,到底是谁,帮着你霸王打赢了巨鹿与秦人的战事,不是那些狗屁不是的诸侯王,而是他——黥人英布。
陈平若有所思,在计谋运用、细节谋划方面,陈平的能力不用质疑,李原的势力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在关中站稳脚跟,陈平功不可没。
从雍歧到关中。
从仅占有一郡之地,到席卷关中三秦大地,不是没有人想要挑战李原的权威,在冯翊、临夏等地的一些豪门大族,也曾纠集了一些残兵想要作固守之计,结果还没有等到他们成事,就被陈平一个个分化瓦解了干净。
不过,陈平也有不足。
其中,就是在全局的衡量统筹方面,陈平的眼界不够开阔,他的着眼点,大多只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顶多就是延伸一下,再关注周围有没有敌对的势力。对于距离自己的地盘很远,暂时又没有什么威胁的势力,陈平关注的较少。
——。
陈平在思谋谁合适为说客,李原不想打扰他的思路,遂取了案几上的盔缨,与几个年轻的郎中朝着弘农涧方向奔去。
计谋再出色。
若是执行不力,同样会功败垂成。
按照韩信提出的这一计谋,成功的关健有二点,一是韩信的诱敌能够成功,楚军被激怒出城应战,二是水攻计取得成功,楚军中伏被大水淹没,这二个条件可以说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二点,对于地形地貌的要求非常高,弘农涧长达三里,其中哪一段可以作为塞湖的地点,还需要好好的谋划勘查一番。
等李原到了弘农涧时,才发现蒋渝已经抢先一步到达了,驻守函谷关已有一个多月的蒋渝对于这里的地形很是熟悉,有了多次被敌从小道偷袭关隘的教训之后,秦军对于这条隘道的防守更加的严密。
“李侯,你来看,这处山坳正对着谷道,如果我们能够截断溪水,筑起一道堤坝,数天之后,这里就会成为一处容纳溪水的湖泊——。”蒋渝兴奋的比划着,眼睛亮亮的仿佛看到楚军在谷道尽头被洪水吞没的画面。
李原干咽了一口唾沫,心中一阵沧然。战事无情得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水淹七军之计在历史上不是没有,有记载的几次皆是尸横遍野的场面。
“蒋将军,堵塞溪流、修筑堤坝的事情就由你部完成,山坳处的高丘处,可布置一支伏兵,一旦有敌逃脱,可追歼之。”李原沉声道。
“诺!”蒋渝大声应答。然后指挥着本部人马开始搬运石块,铲除杂草,这些工程不是一天、二天能够完成的,松软的山地土质对于围堤的要求相当的高,蒋渝必须时时用大石块固定位置,才能一点点的堵住渗水的地方。
——。
第二天。
李原刚刚起来,陈平就急急的赶来了。
“李侯,说到游说,有一人到是合适?”陈平未待喘气停歇,就连忙谏道。
“不知是何人?”李原好奇的问道。游说是一个全靠嘴皮子和胆量的技术活,没有本事、没有胆子的人是不敢孤身前往陌生的势力一方游说的,现在关东的形势,是诸侯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在处处皆是敌人的情况下,以身犯险非寻常人能够为之。
“故东陵侯召平,现在添为长史府一种瓜之人,此人口齿伶俐,见识不凡,可担此任。”陈平说道。
“长史以为,一种瓜之人,也能当此任?”李原惊异。陈平不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象游说黥布这等关系全局的大事,推荐人选更是要慎之又慎,而现在,陈平推荐的这个召平虽然曾经做过秦国的东陵侯,但具体的能力却是不得而知。
召平。
这个名字李原甚是陌生,比起郦食其、陆贾来,秦国由于是战败的一方,就算有使者游走于各军之中,最后的结果估计不是隐退、就是投降了,再不济的,就是如郦食其一样倒霉,成为各诸侯邀功的一具首级了。
“李侯,举贤不避亲,召平种瓜,瓜熟之时,香飘四邻,为一众乡邻所推崇。这样不计较得失,能够以豁达心态对付变故的人,平以为,是有大智慧的人。”陈平坚持道。在看人方面,陈平对自己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