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章 小寇才是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氏患失心疯了,”玉苹叹息道。

    若不是这个小妾,赵元僖必将是大宋九五至尊,那时候张氏就不再是小妾,最少也能落得一个妃子,美人。现在好了,什么捞不到,反而将自己与族人一起搭了进去。

    自古以来,小三小四辛酸的上位史,发生了多少这样的奇葩?不过宋九未说,家中大三回来了,小四有了,还有大五大六等着自己交待,说什么小三小四呢。

    但玉苹与潘怜儿会意了,如果按照宋九想法,请求皇上准许回去述职之即完亲,看看宋家小三的和睦,再看看自己儿子小三的忤逆,赵匡义能高兴吗?

    潘怜儿道:“小鱼大了。”

    小鱼高兴地搂着潘怜儿与玉苹的胳膊肘儿道:“我才不大呢。”

    “你说不大,高将军望眼欲穿啊。”

    准儿媳妇来了,高琼为了使这个儿媳妇高兴,那是随求随给,什么珍贵的河东皮毛啊,什么最好的河西骏马啊,只要小鱼要,高琼马上拿出重金去办来。

    弄得玉苹都感到不好意思。

    但相比于前两门亲事,潘怜儿对这门亲事最是满意。

    然而这件事发生了,那只好继续等吧。

    好在时间也不会太长,今年发生了种种事务,东面那也没有安排好,只好拖到明年了。明年风刮过后,宋九也不用再留在河东。

    宋九在内治河东,赵匡义也在内治整个国家。

    当然历史过于丑化他不好的一面,这时空可能还会丑化下去,无论那一夜的斧影,或者赵德芳兄弟的遭遇,以及赵匡义的虚伪,在这个时空他也休想留下好名声。

    然而若论内治。赵匡义做得是很好,实际这几年东府首相决事,根本就不及赵匡义一人的多。

    过了年。赵匡义从哀伤中走出来,他对度支副使谢泌说了一句:“朕爱惜金帛。宋公多言节流开源生财之道,非是朕与宋公爱钱也,而是为了宽民与赏赐。”

    让谢泌上陈郊祀赏给军士之数。

    这几年灾害连年,江淮两浙陕西多涝旱之灾,产生大量流民,朝廷不禁百姓流浪,可这么多流民聚集在一起。难免有些不法之举,赵匡义又让韩授、潘慎修等八人分路巡抚,招集流亡,使其安定。有冤狱者立即处理,有可以惠民者,许以便宜行事,不用奏报,当场就给朕办了。若是有官员不胜任。苛刻不抚百姓者,立即上报朝廷。

    当年的太平州南唐降官魏羽因为才能,渐渐走进赵匡义视野,他上书请求朝廷推行勘磨制度。

    谢泌又上书说磨勘之名,**训也。

    于是改磨勘警官院为审官院。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

    有司上书,天下考课当以河东为第一。

    赵匡义看到宋九不辞劳苦,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心中感动,称喟宋公,大家还不明白吗?

    既然北伐“失利”,也不算败得很惨,牺牲兵士数量不多,前线还赢得一些有利的局面,这就不能与岐沟关之战相比,那么也好召回来了。

    张观上书,说扬州民多缺食,请免残税。赵匡义惊讶地问:“去年已免贫民秋税,怎么有残税存在?”

    去年收成好,国家收入巨增,虽然河东花了不少钱,但本来就打算用国库与内库盈余支出的,可实际用度比赵匡义预想的要少,于是赵匡义罢贫下百姓秋税。

    张观无奈地说出一个真相:“细民多奸滑,或以佃户托名贫下,侥幸罢减,但真正贫民却有残欠。”

    他说得很含蓄,也就是各地豪强利用手中的关系,将产业寄于佃农贫困户等下,逃脱税务,张观不敢说豪强,那个麻烦会很多的,于是改称细民。这些豪强乃是征税大户,他们不交税,税务巨减,官员怎么办?于是只好继续征贫困百姓的税,不然亏空太大,不好向朝廷交待。

    也就是朝廷在惠贫民,到了下面贫民未惠及,却惠到各个大户身上。

    若是平庸皇帝一定会大怒,赵匡义只是再三叹息,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大半天后说道:“两税罢减,朕无所惜,若实惠及贫民,虽每年放却,朕也不恨也。今州县城郭之内,则兼并之家侵削贫民;田亩之间,则豪猾之吏隐漏租赋,虚上逃帐,此甚弊事。安得良吏为朕规制,使无惠奸,无敛贫,称朕之意乎?”

    “陛下仁爱也。”

    “河东那边如何?”

    “宋公威名赫赫,无细民敢胡为也。”

    “还是用人哪,为何天下仅有一九卿!”

    张观咽住了,大半天说道:“象宋公这样的名臣,千古也罕见,非明君不见此等良臣,有一个足矣了。”

    “这样吧,你替朕草诏,诸道知州通判限一个月内,如何平税赋,招辑流亡,惠恤孤穷,窒塞奸幸,以及民间未便之事,悉数写上,共为一状,上奏朝廷。如果他人他官有所见听,别上疏论,朝廷再委中书舍详定可否,若可采取,当议旌酬,若是苟务因循,必申惩责。”

    有司又上奏油衣帟幕有数万段破损不堪用,欲毁弃之,赵匡义令人煑浣,染以杂色,制旗帜数千面,以示宰相:“有人对朕说所谓节流,非是裁减官员无用兵士那么简单,真正节流之意,就是去掉不必要的浪费,数万段油衣,价几千缗钱,虽破损不抵原价,悉数毁之亦为可惜,朕令人制数千面大旗,最少也挽回一半损失。仅是此项,就足以让几十户人家衣食无忧。何至如此?”

    李昿心中诽谤不己,天下那么多事呢,谁有空管得那么细,还不将人累死啊,但只能说道:“陛下万机之外,圣智高远,事无大不上。咸出意表,天生五材,陛下兼而用之。物有万殊,陛下博而通之。虽在细微,无所遗弃,非是臣等可以比拟的。”

    这个马屁拍得好,赵匡义哈哈大笑,甚是自得。

    又有司调退材为官员之薪,赵匡义亲视,挑其中能用者择出。分赐宰相枢密三司,又对李昿说道:“此虽甚细碎,然山林之木,取之极费民力。仅是用来烧锅,亦可惜也。”

    李昿只好说道:“古人以竹头木屑皆可充用,正在于此,唯惭臣下不克尽副天心。”

    面对这样的皇帝,做为中书首相若才能稍逊一点。会很悲催,如此时的李昿……

    然而只要有本领的,马上就会得到重用。

    如京西转运副使虞部员外郎卢之翰与前书院子弟许州司户卫孝恭共同上书,以潩水时常泛滥成灾,侵许州民田。请自长葛县开河导潩水分流,合于惠民河。役成,潩水不再危害许州民田,百姓欢呼,立即加卢之翰为户部员外郎为陕西转运使,以卫孝恭迁为卢之翰原职。

    于是很多名臣陆续择出,这为未来宋真宗时咸平之治打下了基础。

    但缺点很多。

    只要敢说,敢做,若说得对,做得好,立即上位,因此许多官员没有才干,或者稍有才干,便浮躁起来。

    雍邱县尉武程上书,希望赵匡义减后宫嫔嫱。

    赵匡义呆在深宫,对外面情况不是很了解,这一上书还真以为民间说他后宫养宫嫔太多了,十分委屈地对宰相们说道:“程疏远小臣,不知道宫闱中事,内庭给使从黄门到嫔嫱一共不过三百人,皆有掌执不可去者。你们应当知道。朕以济世为心,视妻妾似脱屣,恨不能离世绝俗,追踪羡门、王乔,必不学秦皇汉武,作离宫别馆,取良家子以充其中,贻万代讥议。”

    李昿同样哭笑不得,说道:“陛下俭仆,中外所知,臣等家人蒙承皇后召见,备见宫闱简约,程微贱,动辄狂言,宜黜削以惩妄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