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嘉暴死,晁错升官。
在观念里,通常会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类,只要双方有斗争,往往把好坏的色彩强加给当事人。对“好人”顶礼膜拜,对“坏人”极尽鄙视。然而,都不能算是“坏人”,只是政见不同而已,虽然都有一些小毛病,申屠嘉莽撞,晁错器小,但均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角色。
不管怎么说,晁错胜利了,这位朝廷新贵轻轻松松地斗败了政坛老手。从不起眼的“太子家令”,几年间经过连番越级跳,一举成了“三公”之一,成了朝廷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按理说会有很多人主动向他靠拢,成为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估量的政治势力。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虽然有人向他靠拢,但晁错却嗤之以鼻,主要原因是向他靠拢的都不是一些地道人。朝廷里鱼龙混杂,溜须拍马、两面三刀的大有人在。对这些人,晁错却看不上眼。
晁错这个人一心要当正人君子,其一生作为也基本符合这一点。既然要当君子,就会有选择地挑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交往。而搞笑的是,那些所谓的“君子”恰恰看不上他,因为这些人对他很不满。
问题还出在申屠嘉暴死这件事上。
申屠嘉一生耿直,人气非常好。突然被晁错整死,让很多人接受不了,因此对晁错极有意见。这个时候,正人君子们自然不会像他示好。
如此一来,升了官的晁错依然是个孤家寡人。
剩下的日子里,还需要他一个人奋斗。
在朝堂上,一个人一旦落了单,无论你多么有能力,多么大公无私,只要去干事,通常都是危险的。这也是几千年来党争不断的根由。大家手拉手走到一起,既为共同的利益,也为降低个人风险。不得已而为之,没办法的事。
晁错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他准备热身了。
他的第一项“热身活动”是要砍掉一个人的脑袋。能够成为“幸运儿”的这个人,实际不难猜到——袁盎。
没办法,这对“活宝”积怨太深,都热衷于干一件事——弄死对方。
袁盎千里迢迢跑回京城,希望借申屠嘉之手灭掉老对手。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把申屠嘉的老命给搭了进去,这让袁盎有点不好意思。
因此,满怀愧疚的袁盎留了下来,一则自己不好意思走;二是朝廷里有人一天到晚宣传“削藩”的好处,如果削藩,自己返回吴国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他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决定继续和晁错唱对手戏。
要说这段时间的袁盎也并不安生。
他多次上书,希望觐见皇帝。但刘启听多了他的坏话,不准他进宫。可他很执着,只要有时间就去宫门口晃悠。可无论怎么晃就是进不去,要说也有一些成绩——认识了几个门岗保安。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