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两汉往事》更多支持!
弄死了袁盎,刘武多少解了一些心恨,应该会高兴的,但他却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大出他的所料。
袁盎暴死,举朝震动。三公九卿、府曹司丞,纷纷上书,要求捉拿真凶。活着的时候,没几个人待见,可这一死,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袁盎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敢想。
当然,大家如此激动,并非完全出于同情。因为袁盎同志具体办了什么事,得罪了什么人,大家都很清楚。更重要的是,袁盎办过的事情,大家都曾不同程度地给予了支持。如此一来,大家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生存环境。
群臣惴惴不安,皇帝也大为震惊。刘启不相信刘武会干出这等事,但在心里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当即颁布了道诏令:半月内破案,无论是谁严惩不贷。
接受这个任务的人是卫绾。前边提到过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头不是太响,但却是一个可小觑的人物。
这个人行事低调,大智若愚,看似忠厚老实,却善于机谋权变。行事蜻蜓点水,不露声色,在不声不响中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简单点说,这是位高人。
在汉文帝刘恒临终前,曾给儿子刘启留下遗言:卫绾是长者,好生待之。
然在景帝继位的初期。并不怎么待见他。直到七国之乱时。卫绾以河间王太傅的身份。辅助十七岁的河间王刘德(刘启三子,栗姬所生)组织军队,参与平叛,功勋卓著。这才让刘启对他另眼相看。
由于他话语不多,生活单调,行事谨慎,比较廉洁,也不拉帮结派(看似)。这让刘启大为欣赏。因此,七国之乱后,把他重新调进朝廷,任命为中尉。
但最近,卫绾的日子却不太好过。原因很简单——栗姬的亲戚。具体是什么亲戚,无从考证,但卫绾和栗姬母子的关系,绝对可用“密切”两个字来形容。
栗家母子被废,汉景帝一口气把栗家人清理出了朝廷,卫绾也在其列。然而。对这个人,刘启放了一把。没把他往死里弄,只罢了他的官,把他赶回老家种地。
同栗家牵扯上了关系,卫绾这辈子应该很难翻身。但例外还是发生了。一个月前,刘彻被立为太子,窦婴削尖脑袋争当太子太傅,而皇帝却突然下诏,召回卫绾,官拜御史大夫,兼任太子太傅。这让所有人一头雾水,本准备把栗家人往死里踩,可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大家不得不又把抬起的脚慢慢放了回去。
我前边提到过,刘启这个人行事往往会出于预料,完全按自己的套路出牌,让人揣摩不透。其驾驭群臣、掌控朝局的能力绝不是一般的强。
卫绾能够成为太子的老师,除了他的能力外,更关键的是他的身份——栗家的亲戚。
刘启废了刘荣,但并不讨厌他,只因有更合适的人选而已,没准备把他往死里整。栗家人倒了,但绝不能倒的太彻底,若不然,刘荣将来能不能活命就是个未知数。所以,由栗家人来做新一任的太子太傅,再合适不过了,纵然将来有事,也好留些余地。
刘启真是精明到了极致。
卫绾大落大起,还没来得及回过神,就领到了任务——查案。
那就查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令卫绾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动手,就有人已经自动自发地行动起来。好运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