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公关4000万超级合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比SH的菲总还牛不成?”

    拜访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透做扎实。首先,模拟谈判场景,自己对着镜子宣讲几遍,直至达到“深情并茂”效果。其次,吴总可能会提到几个问题,预想好答案,并在小本上写下关键词。再次,策划准备好借古喻今的典故,比如‘二桃杀三士’等。最后,随意找个拜访时间?不,不,不,我喜欢钻研细节。从书上看来一条信息,想说服一位女性朋友,最好选傍晚时分动嘴,因为这期间是女性在全天最容易被游说的时间段。好吧,就赶在快下班的黄金时间段,游说她去。

    吴总极忙,见我不请自来,有些不悦:“雨总,上次您谈的合作项目,对不起,公司目前不太感兴趣,要不我们再等等?”我当时已升任社长助理,在圈内也算有头有脸,吴总自然不好公开轰人。

    “吴总,呵呵,您误会了,今天我只想说点关于G的潜在危机,只说五分钟,说完就走。”

    上次聊得不舒服,起身告辞时,忘记说拉近关系的套话了,没办法,这次还得以吴总称谓开头。虽然称谓没改成,但从社长助理嘴巴里说出“G危机”的效果肯定管用,果然吴总来了兴趣:“哦,是吗?我们有什么危机?”

    “《精品》做不起细分行业的广告信息版,所以邀请包版巨头G加盟。表面看,G和《精品》捆绑紧密,形成利益集团,但两家真是平等伙伴?呵呵,好像不是吧。在商言商,G不过是给《精品》打工而已,都是面儿上风光的事,毕竟不能掌控报纸嘛。打个比方,如果G好比长工,那《精品》就是地主。问题来了:《长工如何给地主打工,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开篇乃精心策划的力作,看见吴总放下笔,我信心大增,侃侃而谈:“今后一旦《精品》的包版被G做大,也就是地主家的庄稼长势喜人,甚至长工还在田里挖到啥宝贝,这时地主不会太为难长工,因为还没到收获季节。好,秋收时分,地主发大财,长工发小财,并且特想保守发财秘密。但瘦田没人耕,耕起有人争,1、地主眼红;2、其他长工眼红。对于这点,G现在不可不防。《精品》现在提供的是处女地,开垦起来多艰辛?可见G这个长工当的不仅辛苦而且危险!等两年后生地变熟地,旱地变水田,地价值钱了,地主和长工有可能重新谈租赁合同,谈得好自然皆大欢喜,可谈崩了呢?报社会再次拿出广告专版公开招标,价高者得之。而地主开除老长工,还会跟他算工龄?讲贡献?老长工会不会成为报社发展的炮灰?对于这点,G未来不可不防。”

    …;…;能憋出这套说辞,估计得有10万个脑细胞前赴后继了,嗯,还没完,还有典故帮衬着:“吴总,其实历史总在反复上演。插一句话,我说个小故事您听听。战国时期,齐国有三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勇气盖世,曾立下赫赫战功,但自恃军功大,变得骄狂起来。相国晏子感觉国家太平,而三人势力过度膨胀,便进谏齐景公,景公觉得除三人未免可惜,可晏子的话在理,于是点头同意。晏子借齐王之名赏赐,三人兴冲冲赶来。晏子说:‘国君想请大家品鲜桃,可现在只熟透两个,而将军们都是栋梁,没办法,就请三位根据自己功劳分桃吧。’公孙接说:‘我曾在密林搏杀过猛虎!’田开疆道:‘我曾两次领兵大败敌军,捍卫了齐国尊严!’古冶子听完,顿时怒火中烧,‘我在守护国君渡黄河时,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将国君马车拖入河中,我跃入水中与鳖怪缠斗,最后一手拎鳖头,一手拉坐骑出水,大家说我是勇敢不行,还是功劳不行?’前两人听完,羞愧难当:‘论勇猛,他是水中搏杀半日,论功劳,他是护卫国君安全,我们皆不如。现在让真猛士一无所获,这是品行问题!’二人说完拔剑自刎!古冶子大惊,痛悔道:‘我们本是拜把兄弟,可他们死了,我还活着,此为不仁;自我吹捧,羞辱朋友,此为无义;铸成大错,却又不敢去死,此为无勇。我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于是他也自刎而亡。‘狡兔死,走狗烹’,成为开疆拓土的将军们难以摆脱的厄运与结局。他们存在价值只在敌军强盛时,等对手都没了,他们只能谢幕。现在《精品》是在打天下,不会变脸,但以后呢?谁敢保证不会兔死狐悲?”

    “呵呵,雨总,你说的那个二桃杀三士,兔死狐悲的故事,好像有些夸张,但长工理论听得新鲜,您说长工该如何给地主干活?”

    见吴总面露微笑,我也忙回一个笑脸,心想:“不说个狠段子,您能记得住吗?”嘴巴却说道:“呵呵,吴总,其实我刚才讲的那典故,是想说明一件事。《精品》有G做助推火箭,蹭蹭往上飞,前途可谓光明,但您们帮他们在市场上打败我们,独占鳌头,G在这个局里又能获利几分?一旦《精品》真正做大做强,眼前无对手时,他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齐景公和晏子?所以,我认为G要做的是,在与《精品》合作的同时,还要保证他们有一个够分量的对手存在。您说呢?”一席话说完,对吴总似乎有些触动,轻轻点点头。

    我继续说道:“承包我们报纸信息版,只要达到一定数量,就能有效制衡《精品》!大家都是都市类报纸,我们也要发展信息版,自然也能培养一批包版公司,他们通过我们报纸也许能在信息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即使我们报纸发展不理想,但他们做强后,还可以去承包《北晚》或《北青》啊,照样有个好前程。问题来了,G愿意看到小狼成长记吗?呵呵,我想应该不会吧。但我们转换思路,如果G承包都市报纸前两强,不仅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而且三方互相制衡,哪家报社也不敢拿G当马仔,随意欺负。因为报社不能承受G投奔竞争对手而造成的损失!一旦发生,会造成报社声誉受损,内部动荡,客户群大批流失,就算是社长,也不敢承担这等重责!”见时机已成熟,我开始说要害话了。

    “呵呵,雨总,就猜到您有这套词儿。”

    “总结两个观点,1、G帮《精品》灭掉我们,那么自己再想跟报社长久合作,还有利用价值吗?毕竟G承包32个版,一年广告流水大约能占到报社1/3强,这不是尾大不掉嘛。《精品》怕G实力进一步做大,自然会玩平衡术,搞一些盘外招来削弱G实力,G如何应对?2、G帮《精品》灭不掉我们,我们报社的信息版在竞争中茁壮成长,未来三年后,肯定将有一批新兴包版公司逐渐成为对手,G怎么办?难道去打价格战?由此看来,两条道路走下去,G最终都不是大赢家啊,没准还可能是输家!”我侃侃而谈,这几句算把成破厉害说透了。

    这时候,吴总已经开始在本上写谈话记录了,嗯,好苗头,还要继续加把劲,争取今天让吴总当场表个态。

    “好,我们继续拿长工打比喻。长工如果同时承包两家地主的地,现在您又是所有长工里最勤奋能干的,谁都不希望你跑对隔壁地主家干活,扔下一片荒地给自己,于是地主要想办法笼络长工,方法不外乎给长工加工资、给甜头和给话语权。由此,长工与地主开始平起平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工翻身成‘地主’,两个地主开始给‘长工’打起工来,这事不是没有肯能发生!”

    吴总轻轻点点头,我趁热打铁:“两大可乐公司为啥垄断世界80%灌装厂?他们想法明确,通过控制灌装厂,达到控制灌装饮料市场的目的。现在很多试图尝试包版的广告公司正在观察,G正好趁其不备一举搞定都市报纸前两强,垄断就意味着屏蔽同行竞争,今后同行要想再打入包版行业,要么从您手里买版,要么去包《晚报》或《北青》,但他们包版费不是几千块,而是至少五位数起,门槛太高,谁能承受得起?”

    吴总没吭气,但显然她在倾听,而且是边听边记录。我继续阐述观点:“《精品》和我们在信息版上都是处女地,广告效果各有千秋,但两大报联手为客户发布信息,相信读者群覆盖面更宽泛,效果自然有保证。而且手里掌握两大资源,广告政策制定更灵活多变,哪家报社是赠送,哪家报社是收费,买A报广告赠B报,买几赠几,套餐优惠,组合降价,等等思路不一而论,这不全由G决定?试问,哪家包版公司有这等优势?G近千名业务员每天奔波在上万家商家中间,举荐一份报也是举荐,推荐两份也是推荐,举手之劳,但效果却大不同。第一,客户会认定G一举垄断两大都市报纸,实力大,信任感油然而生。第二,对那些不认可《精品》的客户,G业务员怎么办?放弃还继续费力公关?现在手上多件武器,谁不欢喜?哪家业务员能有这等必杀器?实在不行,还可打广告发布组合牌嘛,以利诱之,客户必降!第三,业务员看到公司发展,自己收益提升,团队是否更稳定?是否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吴总依然没开口,嘿,早知道她会玩沉默,但不免内心还是有些起急,我深呼一口气,绷住劲:“对了,多说一句,大规模包版,G广告流水能跃上一个台阶,但承包版面规模小了,或者说蜻蜓点水式的包版,对《精品》、信息市场和报社而言,三方都不能产生足够影响。第一,《精品》会想:‘G承包我们报纸少量版面,没啥实质含义,顶多是个市场姿态。’第二,市场会想:‘G在外面嚷嚷挺凶,什么最专业最全面,提供最佳信息广告服务,这些没看到,看到的却是只区区承包8版广告,其实是拿我们客户的钱做效果测试嘛,忽悠谁呢?’我们报社也有想法:‘G与《精品》合作,一口气包了32个版’,如果仅承包我们8个版,呵呵,诚意表现不足嘛。”

    “诚意表现不足,会怎样?”

    “呵呵,按辈分说,您算我师姐,我呢,当着师姐面不说假话,呵呵,我打算拿G包版的事去‘摇’其客户,G可是包版行业一面旗帜,我相信能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公司,也相信能很快将信息版扩充到32版以上。假以时日,很多细分行业和版面都被您的同行瓜分完毕,G再想行动,可就…;…;”

    吴总眼睛盯着我看,靠,这哥们就是不表态!好在我已不是刚出道的虾米了,咱也能冒充一回大虾,一咬牙亮出了底牌:“我想,如果G包版,起步就该上24个信息版!如此一来,我们报社将如虎添翼!G每天有一千人在强力推销报纸《精品》,所以他们能快速发展,但我们就不能日进千里?笑话。”

    当24个信息版说完后,终于…;…;终于,吴总吐口了:“雨总,你今天带来了制衡说、垄断说、效果说和发展说,我认同。好,你带了包版文字资料吗?”

    “有,给您。”在递资料时,我不免暗自庆幸:“嗯,关键词总结得好,推理完全正确,她们对包8个版提不起兴趣,反而对承包24个版来了兴致!”

    “包版价格呢?”

    “呵呵,我想问问《精品》给您开出的价码?”

    “一码归一码,你就说你们报纸。”

    “包版价要跟包版的数量、行业、付款条件和年限挂钩,咱们还是把这些条件先落实完,我才好报价,您说呢?”让我先报价?哼,那是不可能的。

    吴总没搭话茬,话锋一转:“雨总,提个小建议,您谈的是大项目,但这份资料准备的,连包版数量都没写,也没经营的损益表,呵呵,草率了些。报告装订不够打眼,…;…;怎么只带了一本资料?”虽然人家点评客气,但听话听音儿,瞬间,脸红到脖子。

    又闲聊一阵,临出门时,和吴总握手道别。我高兴说道:“吴总,看出来了,今天我们聊得挺投机,正巧,刚才说起来,在广告上您还是我师姐呢,呵呵,咱们今后也别老总老总称呼了,太生份,干脆以后我称您吴姐,您叫我小雨得了,听起来舒坦,不知道吴姐您同意不?”

    傻瓜才当面拒绝呢,果然,吴总爽朗笑道:“行啊,只要你雨总同意,我OK,哈哈…;…;”

    “吴姐,虽然我们说话还不多,但我发现您有个特点。”

    “嗯?什么特点?”

    “呵呵,凡是看得上眼的人,您才爱打招呼说话,凡是瞧不上的,您惜字如金,这是您一大特质,所以我能管您叫声吴姐,倍感荣幸啊。”

    “呵呵,小雨,嘴巴好甜哦。”

    嗯,及时打破心里界限,要的就是这效果!今后我一口一个吴姐喊着,她听起来多顺溜呀,倍感亲切,时间长了,客情关系不热乎?

    从G出来,天已擦黑,华灯初上。也许是心情好的缘故,看着街面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车流,不免发通感慨:“想当初,自己也是骑着自行车拜访客户,从几万块广告谈起,一晃不到三年时光,现在都在谈千万级大买卖了,嗯,自己变出息了。”

    坐进车里,掏出本子速记会谈记录:

    1、前期准备工作没白干,吴姐态度好转,从第一次的拒绝转变到第二次的不拒绝,但没说结果,更没表态,深藏不露,是个谨慎之人。现在公对公已经说完了,下面就该进行私对私的交流了,好,请文山哥邀约。

    2、有业务员进来请示,他遇见了一个顽固客户(只希望先免费刊登,效果好再花钱),想问吴姐怎么办?这事我要有表现。

    3、交流时,我把她上次穿的服饰夸一番,成效不错。今天她穿了一身浅蓝色套裙,白色筒靴,看来喜欢冷色调。

    4、投放计划书做得差劲,回去马上做修改。

    写完记录,我又拨通了朋友电话:“文山哥,是我啊,今天又见了G的吴总,事情谈到紧关节要的地方了,您能帮我约她吗?明后两晚看看她是否有空,我做东…;…;”之所以要请文山哥帮忙,敏感时期,我邀请会遭婉拒的。

    文山哥关切问道:“事情谈到什么程度了?”

    “反正没拒绝,似乎她对合作不排斥了,唉,一句半句说不清,等见面再说吧,关键是要帮我约她出来吃饭。”

    “行啊,没问题。”文山哥是一家广告公司副总,他不仅是吴总客户,同时也是我的大客户,当然,我们哥俩说话投缘,关系莫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