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可怕的推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

    大家都是依照本能行动而已。”

    舒雨菲听得身上有些发冷,她还是第一次从郭逸铭口中,听到这样完全依靠理智推论、但又如此冷冰冰的言论。

    资本,就这样可怕吗?

    “可是美国是超级大国,而日本只是一个小国,日本怎么可能竞争赢美国?”话题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决心弄懂其中的根源所在。

    “正因为美国是超级大国,所以它才竞争不过日本。”郭逸铭口中分说,笔下不停,飞快地批阅着一份又一份文件,随口说到,“家大业大,需耗就大啊。一个国家的最成结构,除了工业活动、农林畜牧等带来产出的经济活动组成,还有不带来产出的纯消耗部门。

    例如行政、教育、科研、服务等等行业,他们提供的是对人的服务,这种活动不产出实体商品,而活动产生的增值也好、本身人力薪酬也好,还反过来用来购买消耗实际产品。这就需要国家的商品经济,在提供满足商品经济本身正常运转之余,还要额外提供纯消耗部门的需求。

    就美国来看,它最大的消耗是军事上的巨大投入。

    美苏之间的竞争,是制度上的竞争,最终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彼此都以彻底消灭解决对方为最终目标。

    这就迫使双方都必须保持自己国力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的军事投入。

    可日本不需要啊!

    日本被美国强制解除武装,只允许保留最低限度的自卫能力,被迫成为协助美军作战的补充力量。这样一来,它虽然无法在军事上有所成就了,但也算因祸得福,可以将更多的资金转入经济活动。

    一个要背着沉重的包袱应战,一个轻装上阵,你说最后谁会赢?”

    舒雨菲恍然大悟。

    她还是首次听到这样的分析,而且没有刚才那冷冰冰的利益剖析,只是泛泛而谈地分析了美日竞争的最终结果,心理上也不存在负担,因而听得津津有味。

    “可这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美日两国的普通商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她看郭逸铭有问必答,决心打破沙锅问到底。

    “哈哈!关系大了!”郭逸铭打了个哈哈,笑了起来,“美国要维持庞大的军事开销,钱从哪里来?别说全世界主动给他送钱,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欧洲向美国输血,也不是直接送钱,钱这东西就是纸,没它不行,多了造成通货膨胀又麻烦,所以得形成一个循环。

    首先,美国要培植一个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让这个群体能挣到超过国际平均水准的工资,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然后,美国集中力量于军事工业及高精尖科技的研发、生产,通过技术上的领先以赚取超额利润。并让渡出部分民用消费品市场,这个让渡并不需要各国之间作什么约定。基于资本趋利原则,欧洲等国的资本拥有者看到美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自然会根据美国的市场需求,提供大量的物资以供应市场需要。美国人民的消费能力越强,则从外部进入的物资就越丰富。

    美国则从活跃的商品交换中,抽取大量税收。国家收入又分别流入军事工业、重工业、高科技行业、服务行业等部门,生产高科技产品卖到欧洲。欧洲从美国赚到的钱,又经过商品流通,再回到了美国,让美国政府可以收两次税,这钱赚得不要太爽哦!美国的公司有钱了,员工的工资待遇也跟着节节攀升,能够产生出更大的消费需求,一环扣一环,这就形成了一个资本的良性循环……”

    “这是好事啊?”舒雨菲不明白了,在一旁插话道。

    “好事,是好事,可这个好事是在经济循环不被打破的情况下。美国的经济繁荣,源于庞大的中产阶级,可既然是中产阶级,收入必然高于平均水准。日本现在可没有什么中产阶级,老百姓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的活也愿意干,因此在国际上被称为‘人形机器人’。

    美国的高额利润,靠的是科技领先带来的超额利润。

    现在日本要打破这个循环,他们要追赶美国的科技,而美国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下,为了拉拢日本,偏偏又默认这种情况的发生。单看半导体内存市场的竞争,日本的科技已经在快速追赶并接近美国的技术水平。如果再不阻止,日本的技术很快就会和美国平起平坐。

    没有科技领先带来的超额利润,美国还玩个屁啊!

    比技术和日本半斤八两,比人力资本美国又远胜日本,这不是逼美国的高科技公司破产?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超额利润将别人赚的钱吸回美国,这是前述经济循环中最重要的遗患,缺了这一环,美国的经济只会越加恶坏。

    而奥尔森等人更不可能忍受了,他们又不是雷锋,会遵循美国的大战略。哪怕国家战略再正确,关他们资本家屁事!

    死道友莫死贫道,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把他们逼急了,就是今天这个结果,他们要彻底封杀日本半导体商人。可美国政府居然出于拉拢盟友的角度考虑,否决了他们的要求,这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如果再拖几年,日本的科技水平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个循环链就将被打破。到那个时候,美国将由资金流入国,转为资金流出国,贸易赤字高涨。这个时候,美国通过金融杠杆吸收大量资金的做法,将产生反效果,将经济平衡破坏带来的损失十倍、百倍的放大,成为为美国经济掘墓的最后一锹土。

    搞不好美国的经济会突然土崩瓦解,如果冷战还在继续,整个对峙格局就将彻底失去平衡,苏联将不战而胜。”

    舒雨菲听得脸色煞白。

    她不是学经济的,不知道郭逸铭的分析是否正确,但他说得条理清晰,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难道冷战最终结局,会是苏联取得最终胜利?可这样一来,中国不就惨了吗?中苏交恶已近二十年了,苏联还曾发出过动用核弹消灭中国的叫嚣,直到今天,双方还在边境囤积百万重兵。

    万一苏联获胜,挟胜利之余威席卷而来,中国哪里抵挡得住?

    苏联可不像美国,隔着一个太平洋。苏联就在中国旁边,两国边境线绵延上万公里,东北、西北、中央,突破点不计其数。中国就是把所有军队堆上去,也不一定能挡住对方。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急急忙忙宁肯放慢经济发展,也要动员全国之力,在西南山区地带疯了一样地修建三线工程了。

    “老……老板,你……你说的是真的吗?日本的科技发展以后,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左右冷战格局?美国会因为日本科技发展,最终在冷战中失败?”她的嘴唇都在哆嗦,郭逸铭的这个分析太可怕了,可怕到她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我也不敢肯定,只能说这是最坏的可能!”

    郭逸铭哪里有在认真分析,他心神都沉在文件中,只是大脑根据前一个条件,随口推导,以求达到逻辑上的自洽。结果推导到最后,竟然出现这样一个可怕的结局,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不过紧接着,他就失笑起来。

    怎么可能,历史上日本就是通过电子工业向美国拼命吸血,也确实造成了严重的贸易逆差,搞得美国欲仙欲死,最后忍无可忍,一巴掌把日本拍死!而那时好像苏联还在,不也没有什么反应?

    所以,应该是自己分析错误了吧,或者说,这确实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可能?

    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