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我来到了兰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重回北地的愿望。

    豪绅被感染之后,更加的向往北方的家乡故地。

    后来南宋皇帝主张议和,通过割地的协定,这才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趁着和平的时候长江南北的商路繁荣,豪绅最终携家带口回到了北地,只不过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故地。

    怅然若失的时候,来到了当时的这个兰乡之处居住。

    自己开辟了良田,建了房屋。

    只不过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对南方的生活已经比较适应,北方的生活一时竟然适应不过来,而且当时豪绅的身体也不怎么好了。

    于是,豪绅的儿子就把定居的地方建成了南方的建筑风格。

    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想法,也是当初极为少见的情况。

    那个豪绅喜好兰花,他的儿子为了表达孝义,也种植了各种品种的兰花,后来习俗就一点点延续下来,当初的乡镇也因为兰花越来越多,改名为兰乡。

    乃至后来的南宋灭亡,元朝灭亡,以至于现在,兰乡始终还是维持着这个名字。

    ……

    程易听得出神,也非常的感慨。

    不得不说,北宋和南宋时期乃是华夏的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候,在当时的世界上,那也是世界的中心!

    著名的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便是见证。

    只不过,清明上河图见证的可不只是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

    画作之中所画的那些作坊、船只、桥梁上的行人车马,其中都是有着各自在做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在当初的汴京来说,恰恰反映了所谓繁荣的北宋即将灭亡的征兆。

    这一点程易还是偶尔了解过的。

    因为清明上河图实在是太过宏大惊人了!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繁荣。

    但是如果仔细看。

    比如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流上的船只,来来往往非常热闹的船只船夫。

    那些船,都是用来运粮的。

    也就是运米的。

    只不过,那些并不是官家运的米,而是私人商贩。

    私人商贩为了谋取私利,通过船只从南方运送大量的米进行囤积不卖,等到市面上的米非常非常稀缺的时候,再以非常非常高的价格迈出赚取暴利。

    弄得当初底层的人们生活非常的贫苦,这便是北宋对商贸合理的管理非常的不合理,为崩溃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当初,看上去人最多的清明上河图的桥上。

    桥的上面画着一匹马,骑马的是一个威武高状的男子,而在桥的下面,是一顶官轿。

    在官轿和马的前面,有双方的两个仆从正在争吵,都想要让对方让路。

    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已经为汴京被毁埋下了伏笔。

    骑马的是武官武将,坐轿子的是文官。

    两者就算是过个桥都要争个谁先过,谁让路。要知道,曾经的武将的地位可是非常的高的,文官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和武将争路。

    清明上河图通过这么一个场景,说的就是当初的文官掌权居多,武将的培养和防卫不够重视,这些,恐怕没有好好看过清明上河图的是不会明白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