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各抒己见斗权相(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青斑闪动:“素叶郡主放心,无论霨郎君怎么选,都不会让你为难。”

    “小郎君,你会如何抉择?虽然卢杞之策并非不可接受,但我依然难以忍受用这般手段达成目的。”阿伊腾格娜心潮起伏:“或许是我过于苛刻,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杜渐防萌须臾不可松懈。你不是给我讲过吗,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与安禄山、杨国忠等奸佞交手久了,你能否确保自己永远不忘初心、不迷心志呢?我担心你在朝堂争斗这个大染缸中越陷越深,愿光明睿智的阿胡拉?马兹达保佑你永不坠黑暗……”

    “急死人了,霨弟快说该怎么办?”阿史那雯霞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再无半分素日里的沉着冷静。柳萧菲等义学弟子若见此景,定会惊得眼珠子掉一地。

    “关心则乱,情关定是雯霞这辈子最大的劫难,看来得督促她勤习李先生传授的道家心法。”苏十三娘更为关注爱徒的心性。

    “小郎君,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抉择。忠嗣大帅、都护都先后作出自己的选择,你又会如何呢?”王勇忆起往事,眼眶湿润:“好在你今日面对的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选择,且都护将在冬至大朝会前抵京,有都护在,出不了什么大差池。”

    室内鸦雀无声之际,忽听门外有素叶镖师高声通传:“霨郎君,建宁王妃来了。”

    “绯儿来了!”阿史那霄云雀跃而起,嫣然笑道:“霨弟你慢慢想,我先陪绯儿逛会儿。”

    “建宁王妃……”卢杞腹诽道:“东宫无所不用其极,对霨郎君盯得死死的。与狡若狐、狠若狼的对手交锋,岂能心慈手软。不过攻讦杨国忠可暂时打压盛王的气势,对太子并非坏事,东宫当乐见其成。”

    兴高采烈的阿史那霄云挽着王绯的胳膊在庄园里嬉戏闲聊之时,隐约听见秋风中传来情郎的声音:“吾意已决,压制杨国忠刻不容缓,即便安禄山趁机闹出点动静,某已有应对之策……”

    “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会陪着你。即便是和贵妃娘子翻脸,我也不在乎。”阿史那霄云胸中荡漾着甜蜜的爱意。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数日后,长安东西二市中忽然盛传一首童谣:“蜀山崔崔,雄狐绥绥。并辔走马,昼夜相会。”

    胸无点墨的平头百姓或不知“蜀山崔崔,雄狐绥绥”化自《诗经?南山》的“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专用以讽刺权贵好色。但只听“并辔走马,昼夜相会”一句,便知童谣讥嘲的人是谁。

    右相与虢国夫人两人居第相邻,昼夜往来,无复期度,或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只是满城百姓畏惧杨家权势,无人敢公开议论。如今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众人自然乐得推波助澜、四处宣扬。

    与童谣一起流传的还有首长诗《丽人行》,据说出自一名姓杜的集贤院待制。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是长诗最后数句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右相与虢国夫人……哈哈……”

    “丞相嗔怒,不就怕他人窥视其禁脔吗?”

    漫天流言蜚语,令杨国忠大为火光,他急催鲜于向抓捕散播童谣者,可众口悠悠,即便是滔天权势也难以封堵。

    五六日后,童谣和《丽人行》终于传入在梨园兴致勃勃敲打羯鼓的圣人耳中。

    “杨国忠……”圣人扔下鼓槌,仿佛不小心吃了个苍蝇,即错愕又恶心。

    站在不远处的高力士赶忙低下头,有意躲避李隆基质询的目光:“陛下你不亦乐乎偷姨姐,某怎敢提虢国夫人和杨国忠的丑事……”

    “三郎,当年吾家贫寒,三姐命苦,早早寡居,多亏族兄照顾,才熬了过来。两人关系本就非比寻常,还望三郎体谅。”杨玉环抹泪解释,心中却洋溢着报复的快感。

    “朕知道了。”李隆基摆了摆手:“娘子不必多心。”

    “三郎,臣妾虽不懂什么大道理,却也知月满而亏、盛极而衰。三郎宠幸臣妾,是臣妾的福气、杨家的福气。可吾之兄姐肆意无度、挥金如土,已引汹汹众议。臣妾恳请陛下,对其稍加约束,为杨家惜福。”杨玉环正色肃拜。

    “以娘子之意……”

    “请三郎收回两位姐姐出入宫禁的令牌,无诏不得入宫,以示惩戒。”

    “善!一切听娘子的。”李隆基温柔道:“春兰秋菊,皆比不过娘子娇容。”

    “三郎又打趣臣妾……”心情大好的杨玉环粉面含春、曲意逢迎。

    梨园中郎情妾意,东宫里愁云惨淡。

    “竖子,坏某大计!”再也压抑不住怒火的李亨一脚踢翻密室中的案几。

    “听建宁王殿下的意思,童谣和长诗只是为了让圣人反感杨国忠,后面似乎还有更厉害的杀招。”李静忠轻拍太子后背:“殿下,事到如今,只能兵行险招,否则将一败涂地、永无翻身之日。”

    李亨从牙缝中恶狠狠挤出一句:“放手去做!某要让他身败名裂!”

    一叶落而天下秋,长安动则四海惊。

    圣人收回虢国夫人、韩国夫人进宫的令牌立即引起四方揣测,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最先行动,他上奏圣人,托言藩将勇敢忠直,请以三十二名藩将替代汉将。

    灰头土脸的杨国忠一如既往宣扬安禄山反迹已明,却遭李隆基怒斥;高仙芝历陈利害,可也无法扭转圣人心意;噤口不言的高力士闷闷不乐,直到收到张德嘉送来的密折,才眉头轻舒。

    风起云涌之时,长安城中无人留意,待制集贤院的杜甫被杨国忠随便找了个借口剥夺官职、贬为庶民。忧愤不平的他正发愁何去何从,一封来自素叶居的信函使他下定决心携家带口踏上西行之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