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原春家有没有跟女儿谈过什么,女大学生依旧天天来,但是没有再小女儿姿态的成天粘着小奥,而是坐在父亲旁边,依旧是那身很不起眼的防寒服加袖套,静静的看着场上那些矫健的身影。
齐声吼叫着扯下按扣长裤,替补忙着把裤子全收起来和教练组下场,银灰色西装的教练再给上场球员叮嘱几句。
小组赛第二场就开始了,但一开场的节奏却让白浩南都有点猝不及防。
不同于昨天所有队伍基本都是盲人摸象,今天全都心里有点底儿了。
这支来自北方的大学代表队一开场就很有针对性的整体前压,只留下个速度比较快的中卫和弹头纠缠,这就让弹头的作用最大程度下降,而且大量压过半场的球员,让整个蓉都代表队的防线只能往后退,这是种本能的后退,很多职业球员都控制不了自己这种对对方大举压上后的心理后退。
本能的想后退保证舒适。
本来后场囤积很多人可以让到处都是腿,用密度增加防守成功性,但如果别人很有针对设计过战术,这种密度反而会成为拖累。
因为压得太紧太扁就失去了防守纵深,后卫之间距离太近就失去了防守层次。
这是白浩南在战场上就最明白的道理。
切忌把防线叠在一起,再厚也顶不住猛烈炮火的冲击,反而是一段段的梯次防守,才能让对方没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功败垂成。
可这支普遍人高马大的北方球队一来就使劲压,巨大的压力让所有球员不由自主的往白浩南说的浅水区退。
没了上场的驾轻就熟。
哪怕对方没几次射门,也用这种让人窒息的压力,让皮球一直滚动在蓉都的半场,很难从容控球梳理。
这就是经验缺乏的结果,大学生球员们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心理出了问题。
看着老董颇为疲于奔命的到处封堵拦截,泥鳅更是被很狼狈的故意在两三个人调动中到处疯跑,这种体能消耗肯定支撑不了多久。
十多二十分钟过去,整个场面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白浩南抱着手臂苦笑下,回头看眼周波。
昨天晚上他们讨论这支球队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对方底子深厚又具备力量型打法的特点很可能是这个小组最强对手,甚至可能是这几个小组里都最拔尖的之一,想了不少应对措施。
确实没想到对方一夜之间也把应对措施想得如此清晰准确,有个好教练啊,关键还在整支队伍执行力很强,一开场就暴风骤雨的施加压力,让其实也就第二场打正规比赛的蓉都代表队小伙子们慌神。
这一慌就很可能传染病一样蔓延,很多技术动作都拘谨变形。
所谓总得为年轻付出代价,指的就是这个时候。
白浩南一直在夯实整支队伍的精神力,这时候还是暴露出来毕竟只有两个月的训练结果。
缺乏正式比赛大赛经验的结果就这样。
为什么说很多天才决绝的年轻风暴,在欧冠、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中会莫名其妙的大失水准呢,就因为这种经验,没体会过这种不同环境下的压力。
周波清楚的点点头,起身叫上两三个队员和自己一起热身,这比赛强度比之前露面那次要高不少,一切得按照规矩来。
白浩南没有大喊大叫,他甚至无比清楚这个时候自己的叫喊只会让队员们愈发紧张,所以只是抱住手臂,专注的看着对方球员的一举一动!
不可能等到下半场,现在他就得用极短时间观察对方。
周波热身的十来分钟,几乎就是让整个队伍被打得摇摇欲坠的艰难过程,也许是看见周波在热身,才勉强涌起些相互支撑的底气,近乎于连滚带爬的不停朝着外面把球使劲破坏,更不用说反击了,连弹头都不得不回到中后场协助。
这种情况除了放上周波去当定海神针,其他换谁都会瞬间被整个场面裹带着陷入混战,也只有周波才有巍然不动于这种场面的底气。
嗯,换白浩南或者马儿上去也行,这纯粹是种心态的问题。
周波摘了不允许戴上场的围脖,整理下手上的黑色运动手套,在白浩南身边最后站定时候,可以说才是第一次听见白氏风格的上场叮嘱,上回他就是上去发任意球和随性发挥的:“对方整个三十分钟拿球传球成功率最高就是那个12号,我很怀疑他有过职业球员经历,而且很怀疑他才是制定这个调整方案的关键,因为很多临场调动好像不是场下教练传递的,所以要么避开他,要么彻底收拾掉他!”
这就等于是找到对方的火力点了。
周波低头嘿嘿一笑:“那必须得收拾掉。”
说着深吸一口气:“走了啊,老白。”
那一刻,白浩南恍惚看见李海舟笑眯眯的带着突击队傲然离开的背影。
对,就是这种把信任和信心都交给得力干将的感觉。
周波依旧换下的是边锋,但实际上自己却去的是中圈附近,比赛中这就叫不对位换人,有明显的战术调整意味,而且上半场一般都不会换人的。
对方球员全都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个烧麦头!
还有一脸时髦胡须,真的像个艺术家,而不是大学生球员。
接下来更离谱的在于周波居然直接走到对方那个12号面前,近在咫尺的那种平静交流:“你好,我叫周波,很高兴来收拾你。”
一边说还一边很装逼的把走过来时候脱掉的黑色运动手套,慢条斯理的戴上,好像屠夫上手术台戴手套的那种动作!
白浩南都听不见他上去说了什么,但能看见那个虎背熊腰的12号有种立刻满脸骇然的惊慌!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周波竟然上去先拿自己的名头吓唬别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