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从高速路到招商引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周瑶对自己的关照,虽说体现了下级对上级的尊重,但可能多少也包含有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倾慕的意思在里面,这似乎也可以作为对那些传言的反证。

    李从云能够感受到这种倾慕,但也同样感觉到其中的节制。周瑶由于岗位的关系,说话有时放得很开,这主要是为了应对那些容易让人尴尬的场面,她不能不主动出击,以免陷入被动。但正因为她的伶牙俐齿,一般人对她还是抱有畏惧心理,不敢太放肆的。而周瑶的,“放开”却绝对不是放荡,她的好感当然也就不能太认真地看做是某种特殊的情感,李从云对此是很清醒的。

    李从云其实还看出了周瑶内心虚荣:她需要男人的注目,尤其是需要那些比较出众的男人的注目,这样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的魅力、自己的价值,这样她才能在办公室主任这个需要不断应对各种人群,一年到头繁杂劳累的岗位上,始终保持一种绝对的自信心。

    周瑶是这样的人: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倾慕,也容易遭到另一部分人的嫉妒。总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李从云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还是当初那家咖啡厅,还是李从云和苏清雅。

    两个人相对而坐,李从云的面前放着一杯咖啡,而苏清雅这个颇有些小资气息的女人,面前则放了一杯才进入华夏咖啡厅不久的卡布基诺。

    半东多没见,苏清雅似乎变得更溧亮了一些,李从云觉得,这可能是她的心情比原先好了,毕竟少了她那个双性恋老牟的纠缠”需要她烦心的事情少了许多吧。再加上她最近升了职,从组织部组织处昏处长升到干部三处做处长,成了处室一把手,心绪就更开放了。

    苏清雅穿着白色的女士洋派小西服下是黑白相间的细玟格子衬衫,既显得正式,又不缺乏清丽。

    这时,她端着那杯溧亮的卡布基诺轻轻抿了一小口,嫣然一笑:,“我还以为你是想在你们那小县城里修路,却让我爸他们公路局捡帐呢。如果只是审批一个,我想问题应该不大吧,我今天就回去看我爸,把这事跟他提一下。”

    李从云却没有她这么轻松,正色道:,“可不一定这么容易,北线要经过两个地级市,这两个地级市难道就没有人来京城走门路?况且这两个地级市下面”本来按规划1可以得到高速过境的那些县区,他们的驻京办难道就不干事?”

    苏清雅笑吟吟地说:,“你们省里不是确定了吗?这种事主要还是看你们省里的意思,省里同意之后,京城这边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一般是不会拒绝的,要不然就是打你们省领导的脸。我爸只是公路局局长,可不是交通部部长,他怎么会轻易去做这种打你们省领导脸的事?”

    李从云见她说得肯定,也只好姑且信了,点点头,不再多说。

    苏清雅轻叹一声:“慧宁这次随团出国真不是时候要不这样,我们下次有空,去你那里玩怎么样?李〖书〗记招不招待呀?”

    李从云心想,你一个团〖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处的处长,哪有那时间来我那里玩?沈慧宁在外经贸部更不过是普通干部,你们俩要能抽出这个时间来,那才是怪了。

    当下就笑着回答:,“哪能不招待啊,有什么招待什么,就怕多处嫌弃咱们小地方落后”跟荒郊野外似的,没什么情趣。”

    “荒郊野外才有情趣呢!”苏清雅娇声一笑,忽然笑容一滞,自己也发现这句话有些不对劲,忙掩饰道:,“那才有生命最〖真〗实的美呀,不像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

    李从云心里无语,你前一句话歧义了,后一句话掩饰得更糟,生命最〖真〗实的美……晕。

    这次回京,李从云多呆了几天,跟王光荣等人又都见了见面,谈了谈各自的境况,等到九月底,老爸和老妈都带回来消息,大伯的事情今年基本上算是底定了,就看在政务院能排名第几。

    放心下来之后的李从云,再次踏上返回岛城的飞机。

    岛城市委的喉舌《岛城日报》经常在一版的位置上刊登有关本市招商引资的新闻,不是今天这个区引进了一条易拉罐生产线,就是明天那个区与外商签订了投资协议。而且电视上也经常播出这样的简讯:某某地方又有新的外商投资的企业开工或奠基等等。

    画面上展示的是,推土机正在将一座小小的丘陵推成平坦的场地:头带安全帽的地方领导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向堆满建筑材料的工地:再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的特写镜头、工人们熟练但却是忙碌的手,这些,对于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来讲,当然是充满希望的利好消息。

    搞完了对于省人大视察组的接待工作,加上那条高等级公路的线路已经确定,储唯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引资上面。每逢大会小

    会,他都会强调招商引资对于金岛工作的重要性。不过,他在台上讲得口沫横飞,地下却有干部在悄悄地议论:去年这个时候,他一直在唱养牛的高调,可这才一年过去,调子又变成了招商引资了。领导嘴里的,“主旋律”变得何其快呀!

    旁边就有人说,这也很正常嘛。招商引资不光是金岛的事,今年连市委都在狠抓这项工作,区里的调子能不跟上市里的吗?

    那人就说,好在现在市里有了新调子,要不然的话,我看今年这个养牛的调子还怎么唱!

    旁边的人又说,怎么唱?领导当然会有办法,哪像你,眼睛只看得见,“有”的东西,看不见,“无”的东西。

    能看见,“无”的东西?那不是无中生有吗!两人就偷偷笑了起来。

    他们这一笑,引得周围参加会的人扭过脸来看,吓得他们赶紧噤声。

    与其他各种各样跟经济有关的,“工程”一样,金岛区也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同样是由储唯亲自担任,雷组长是由李从云担任。

    领导小组下面也设置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一位分管的昏区长兼任。

    在完成,“时间过半,财政税收过半,工作任务过半的富传热浪中,区招商引资办公室遵照区委〖书〗记储唯的指示,印制了一份有关全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统计表格,表格上将所有已完成一定拖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名称都开列了上去,上面分别标注了他们完成任务或已经签订招商协议的具体数额。

    这张表格送到李从云手上,李从云仔细将它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发现许多根本不敢想像能招引到投资客商的单位竟也赫赫然榜上有名。

    比如区幼儿园,与鹏城市的某家企业签署了吸引该企业来区开办一家玩具厂的协议:而区文联居然也能让一家香港的注册企业来本地创办一个投资五百万的书本印刷厂……看着这张表格,李从云心里居然涌起一阵斯愧。

    自己前一段时间替区里忙着跑高等级公路的事,招商引资的事情完全放在脑后去了,一点没有顾及。后来尽管知道,那张表上的数额大多是不〖真〗实的,可当时李从云却不敢那样去想,因为毕竟所有那些,“表上有名”的项目,都是有正式协议书的,而且那些协议书的复印件也都上报给招商引资办公室了,否则,办公室不可能将这些单位列入完成(或部分完成)计划的名单之中。

    要说当时李从云心里一点疑虑也没有当然也不对,李从云看见幼儿园的那个项目”心里曾这样一动:在金岛区办玩具厂,仅金岛区能有多少销路?就算全岛城,好像也不够看,如果说外运销售的话,这儿的交通基础条件暂时并不大好,那条高等级公路即使现在开始修建,也得等到一年之后才能通车使用,码头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扩建施工”。

    鹏城老板能有那么长的耐性等待这条路修好了再来收益吗?至于那个什么印刷厂,要huā500万来建设,港商难道不知道大陆出版一本书比香港难上百倍吗?

    不过,反过来一想”自己凭什么怀疑别人?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机遇与巧合无所不在,什么样的事不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不能因为自己是区委雷〖书〗记,是领导”自己都没能完成任务就怀疑别人缺少这个能耐!

    他深入地反省自己:自己之所以那样投入地替区里跑,“路”的事,虽说走出于工作责任心”潜意识里或许未必没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一件事来逃避另一件事,也即逃避招商引资的责任。招商引资,要在过去来想像,觉得是一件那样难的事。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自己并没有在金岛看见所谓的梧桐树,或者说那棵梧桐树还没有长大,那么所谓金凤凰会平白无故地飞到这儿来吗?别人凭什么要向你金岛从具体任务的角度讲就是你李从云投资呢?

    别人口袋里的钱是能够轻易蒙来的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