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意外的暴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按照苏清雅原先的意思,晚饭不应该在曹燕这儿吃,毕竟要注意一下影响,不能到某个企业调研,就在这个企业吃饭,何况还是私营企业,更不合适。

    但是曹燕却说,这不光是请领导吃饭,关键还是请朋友吃饭。言下之意就是说,要是不去吃这顿饭,就是不赏脸,不给面子。

    苏清雅无奈,只好答应下来,李从云倒是无所谓,虽然原则上到私企调研不吃饭为好,但是既然“上级领导”已经同意了,他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反正曹燕这儿也不是别处,拿钱当然算受贿,但吃个饭肯定没有那么严重。

    还没到开餐,代志嘉接了个传呼,去回了电话之后回来,面色复杂的附耳跟李从云说了几句话,李从云微微蹙眉,露出沉吟之色。

    这事要从前些天说起,当时区委接到市委组织部一个通知,说是省委组织部要来一个考察组到岛城考察干部,其中一个地点是金岛区。

    省组在金岛的考察对象是区长储唯,要区委做好相应的准备。

    按照岛城的常规,考察干部就是提拔干部的先兆,岛城如此,想必全省也都是如此。接到这个通知,区委常委们心情陡然一下紧张起来。区长要提拔的话,整个区里的班子格局就意味着要有大的变化。

    一般而言,〖书〗记得到了提拔,只要上级不从外面派人来担任这个职务,班子里其他成员就会相继跟进,这对大家都是好事。于是,班子成员们都根据市里的要求,尽量把出差和开会之类的计划往后挪”

    等待着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的前来。

    考察组先在市里呆了一天,市委〖书〗记余争胜、市长王承宗分别和他们见了面,对于本市近期准备提拔为哥厅级的干部人选和他们做了沟通,表达了市委、市政府以及他们个人的意见。市委和市政府两套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被考察组的人一一召见,召见的目的也是征询他们对这批干部的个人看法。随后,他们下到区里,再做深入考察。

    在金岛区,考察组分别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区人大、政协的一把手以及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一把手见了面,征询他们对区长储率的看法”包括他在金岛工作的政绩、他的个人品德、他的群众观点、他的个人作风等等,尤其对他在廉洁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询问。

    考察组在金岛整整呆了两天,两天里,每个晚上都没有空闲,都在和人谈话”谈完话后还要整理纪录。李从云也被叫去谈了话,在这种时候,他对储唯的看法倒也是以肯定为主,对储区长的政绩的介绍,是以区委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为依据的。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最好不要乱发挥,也不要独出心裁。班子成员这么多,大家口径要是差别太大,将不利于考察组写考察材料。

    考察组走了以后,大家对储区长的议论不再是什么时候会得到提拔,而是他将会被提拔到什么岗位。传得最多的是他很有可能提拔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要不就分管城建,因为他在这两方面前“有所创造”搞出了影响。储唯自己却很沉得住气的样子”和同僚在一起从来不谈这个话题。有人要是提起来,他会说,提拔不提拔,是组织上的事,我本人嘛,为国家多干点工作”这也是应当的,哪里能计较个人的事?再说了,这也不是个人计较得了的,你们说是不是?储唯的话自然是光明正大”但也有人私下里说他近期有一段时间老出差,其实是在外面跑官。说这个话的人并没有拿出具体证据,但这样舆论一出来,有些人就对储区长的话是否发自内心抱有存疑,甚至说,他不急?

    他不急的话,弄那么多虚假的东西干什么?给谁看?不过,这些闲话说归说,也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侃侃而已,没有人敢吃了豹子胆或者是发了神经病,放到台面上公开讲。

    然而,意外发生了,就在对储唯的考察结束不久,市检察院正在查处的一起案件渐渐曝光。案情稍微有些曲折,但并不复杂。

    地处岛城最南端的新安镇,引进了一家“台资”企业,名字叫做“安信”皮具厂,既加工原皮,又生产皮鞋、皮带和皮革制公文包之类的产品。可是企业却在排污的问题上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排放的污水将新安河污染得一塌糊涂。原本清澈的新安河,自从皮具厂开办以来,水质变得污浊不堪。水面上翻腾着浑黄的泡沫,水中散发出异味,河面上到处溧浮着死鱼死虾。沿河两岸的一些村庄饮用水一直就是新安河水,河水被污染后,村民们的吃水用水就成了大问题。挑回去的河水经过数日沉淀后才敢勉强用,用明矾沉淀后的水虽然看去比刚挑上来时清了些,但水中的异味却不能除去。而直接在河里洗的衣服,原本是白色的,洗后晾干却成了黄一道白一道的,根本不能再穿。插到田里的禾苗也因污染的问题,长势受到很大影响。

    村民们找这家皮具厂理论,要求他们停止生产,被厂方拒绝。村民们无奈,便向区里反映。区里的答复是,要沿河的村民们顾全招商引资的大局,牺牲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维护好国家的利益,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村民们一听,气得不行,又找环保部门,要求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可环保局的人说,区里文件早就说过了,地方上的一切利益都要为全区的利益让步。这家企业在本区的投资额有近千万元,它一年可以给地方财政上交税收近百万。而且这是区里一位领导亲自引进的项目,领导不发话,我们哪里敢去查处?!

    万般无奈,离皮具厂最近的一个村的村民有一天再到厂里去找老板。可厂里的保安将厂区铁门一关,手持警棍如临大敌地站在铁门内”

    阻挡村民们进来。村民们连厂门都进不了,心头的气愤是不用说了。

    他们开始在外面叫骂,叫着叫着,有人就想攀越铁门进到里面去。有两个人正爬到一半的时候,铁门突然打开,里面的保安还有一些手持木棍的工人一起冲了出来。对着村民们就是一顿乱打。手无寸铁的村民被打得四处逃窜,而那两个爬在门上的人则来不及下来,被保安拖进厂里进行“教训”他们用拳头足足教训了两个人一个多小时,将两人打得口鼻流血,躺在地上爬不起来,然后将他们抬出厂门,丢到河边上。

    后来”是村里有个妇女从镇上卖猪崽回来,隔着河岸看见他们躺在那儿,吓得赶紧跑回村去喊人,这才将两个人抬了回去。把两个受伤的村民抬回家后,村民们向〖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的〖警〗察来看了两个人的伤势,然后又到皮具厂去做调查。

    在皮具厂,据说那个“台湾老板”接见了他们,向他们讲述了事件发生的情况。第二天,〖派〗出所的人找到那个村的村干部,要求他们交出“聚众闹事,破坏生产”的领头人。

    村干部对事件的原因当然是一清二楚,于是说,事件的起因不是村民们闹事,而是他们迫不得已想去找“台湾老板”谈判讲道理。

    而且村民们没有动手打人”打人的是厂里的保安。村民被打伤了至今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派〗出所的人昨天不是已经看过他们的伤了吗g

    〖派〗出所一个昏所长眉毛一横,说道,你们村干部只知道护着村里的百姓,一点不懂得顾全大局。我们昨天上你们这儿调查过了,也上皮具厂做了调查,两方面的情况都了解了。人家厂里的人没上你们这儿来,是你们村的人上人家皮具厂去,打架也是发生在那儿。你说不是你们闹事难道是人家闹事不成?!

    村干部见〖派〗出所〖警〗察这样讲话,觉得辩也无益”就说,至少这件事是由于他们厂里污染河水造成的。河水被污染了,这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受到了影响,大家去提意见有什么错?

    那些〖警〗察又说,污染河水的事,你们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去解决,这样不讲法律,私自动用武力,不是解决的办法。你们村干部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村干部反驳说,不是我们这里的村民不讲法律没觉悟,而是他们不讲法律。你们到河边去看看,看那里的水还能用、还能吃吗?

    这样争执了几句,〖派〗出所的人不高兴了,说,好,你们讲法律,你们跟我们到〖派〗出所去讲法律去。你们要是不交出带头闹事者,那你们村干部跟我们到〖派〗出所办学习班去一在学习班上,我们再来讨论法律问题!

    〖警〗察们的态度那么坚决,那么强硬,村干部们知道再讲什么也没用,于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两人商量,决定由村主任跟〖派〗出所的〖警〗察们走,支书留在家里做好村民们的安抚工作。

    村主任跟〖警〗察们到了〖派〗出所以后,〖派〗出所的领导拿出区委、区政府下发的有关《切实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