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〇章 推行盐法 笼络人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坤今天要推行盐法,不能节外生枝!逐拒绝了陶谦的提议,摇摇头道:

    “此事万万不可!一来,当初定的是三年还款,还款期限尚且未到。有碍朝廷信誉。二者,百姓受穷日久,用钱之处定然不少。此时催债,朕于心何忍?”

    众臣纷纷高呼:“陛下仁慈!”

    刘坤装逼成功,拿出一幅理应如此的模样,接着问道:“诸位还有何良策?”

    光禄大夫杨奉出列道:“启奏陛下,朝廷是否能向大汉钱庄借贷一笔金钱,以解当务之急?”

    杨奉话音未落,糜竺喊道:“此事万万不可!”

    话毕,糜竺急忙出列,施礼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尚有很多百姓,对钱庄钱票持观望态度。若是此时钱庄将大笔钱财借给朝廷,必会让百姓胡思乱想!从而质疑钱票的数量,对钱庄的影响非常巨大!”

    刘坤点点头道:“糜卿言之有理。钱庄开业之初,朕曾立过规矩;单凡借贷,须有抵押。

    朕今日再次声明:大汉钱庄是全国百姓的,而不是朝廷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便是朝廷要用钱,也-,须拿出抵押,方可借贷。否则不准任何人打钱庄的主意!”

    众臣齐声应诺之后,刘坤再次问道:“那位爱卿还有良策?”

    众臣实在是没辙了,只能干瞪眼。

    时机成熟,刘坤做出一幅肉疼的模样,道:“也罢!朕便将师尊的晒盐之法交与朝廷!”

    刘坤对小黄门点头示意,小黄门疾步而出。不久,提了一桶盐回来。

    这桶盐百如雪,细如尘,汉朝即便是精盐。也没有这么白这么细的。

    汉朝食盐,皆用煎盐之法,并没有晒盐之法,所以众臣并不知晒盐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朝会成了菜市场,众臣纷纷议论道:

    “不知道这么好的盐。是怎么制成的?要多少钱一斤?比之市面上二十钱一斤的黑盐,不知道要好处多少!!”

    “是啊!此盐肯定不会便宜,莫说二十钱一斤的黑盐,即便是二百钱一斤的精盐,也比不上这种盐!”

    有个大臣拿手指蘸了一下,而后放入口中,细细的品咂一番,满意的道:“好盐,好盐!千钱一斤也值!”

    待议论声停了下来。刘坤站起身来,对众臣道:“拟召:大汉地皇元年十二月初二诏书;盐业为朝廷专营!私自制盐、贩盐者斩!

    盐业交有户部和工商部共同定价经营。所产生的利润,为朝廷所有,用于各地建设、军费、赈灾等事项,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

    众臣应诺之后,刘坤对糜竺道:“子仲!你给大家算一下,此盐卖多少钱一斤,百姓可以接受?若是全国百姓皆用此盐。每年又能得多少钱?”

    糜竺天生对数字敏感,加上学过现代算术之法。脑子堪比计算器,少时便有了答案!

    “启禀陛下,今年的粮价为三钱一斤粮(为了百姓纳税不被盘剥,刘坤颁旨:取消石、斛等计算方式,全部改用斤!)而一般的黑盐却需要用八斤粮食才能换到,折合二十多钱一斤。

    那些黑盐中多有泥沙杂质!其中盐的份量不足七成!若陛下拿来的这种盐。价格不超过五十钱,相信百姓都会放弃黑盐,转而食用此盐!

    不算江南的荆州、扬州、交州,如今大汉治下,百姓约有三千万。若按每年每人消耗两斤食盐来计算,需要消耗六千万斤食盐,陛下可得钱三十亿!”

    众臣闻听之后,议论声又起:

    “三十亿钱呐?”

    “是吖!这么多钱,估计怎么花也花不完了吧?”

    “诸位莫高兴的太早!这种食盐,尚且不知造价几何?”

    “是极是极!这等质量的食盐,其价定在百钱以上,恐怕这三十亿钱,不足六千万斤食盐的成本!”

    “言之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