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房玄龄刚欲上前喝斥,便见太宗一抬手,重复问了一遍:
“为什么?”
三个字,声音不轻不重,语调不高不低,却另有一番天子威严在内。
二卫士抖了抖身子。其中一个才道:
“一路行进,实在辛苦。臣等并非反贼,只求陛下可以停下巡行罢了。”
闻得此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俱是一怔,且更皱眉头,欲再行喝问时,却被太宗制止。
“只是因此?”他依然淡淡地问。
二卫士再不开口。
太宗点头:“好,既然你们如此一说,那朕便信。来人。”
太宗一声宣,便有金吾卫士上前听令。
“你们叫什么?”
“回陛下,臣崔卿。”
“臣刁文意。”
“好……崔卿,刁文意,惫懒奸滑,巧言令色,更兼有惊驾之事,实属大逆。着当营斩之。”
……
三月十七,太宗巡毕东都,乃再幸襄城宫。
……
是夜。
行宫外。
媚娘披着红色大氅,等待着稚奴出现。
天色已然渐渐回暖。这般夜色,空气也只温暖如水。
她立在树下,等待着稚奴。
可是却久不见人至。
……
稚奴早就到了。也就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树后。
可是他始终没有上前。
因为他知道,媚娘此番,是为还那龙纹玉佩,才密请他出来的。
他不想收回——那是他的心。他不想收回。
或者说已然是收不回了。
是故,他愿意站在这儿,看着她,却不愿上前去与她说话——哪怕他极其渴望如此,哪怕这是他第一次不应媚娘的请……也罢。
他宁可站在这儿。
一旁。德安只得轻轻叹息一声。
……
最后,媚娘终究还是没见到稚奴。这还是第一次,他不愿见她。
心乱如麻,她慢慢走回殿寝之中。
殿中空荡荡的,只有她自己——六儿与文娘,都跟着徐惠一同去了太宗寝殿。瑞安一个人,今日忙里忙外整整一日,早就累倒,睡下。
只有她自己。
紧紧地抱着自己,她慢慢坐在台阶上,双手捧着那块玉佩,想着送玉佩的那个人。
一张温润如玉的笑脸,便活生生地出现在她眼前。
……她不是不曾心动过的。
只是他们……不可能。
咬了咬下唇,媚娘又坚定了眼神,先将玉佩收好。
方才收起,就忽又闻得殿外一阵骚乱,似有人在惊呼有蛇。
心下一惊,便急忙跑了出去。
只见殿前又是灯火粼粼,一队金吾卫在程知节带领下,正提了木桶,拿了耙叉,小心地围在一片卷动扭曲的东西之前。
媚娘一见,便立觉恶寒,又因惊心,便不由自主向后退了两步,却不期然撞上什么坚实无比的东西。
接着,一双手扶住了她。
媚娘一惊,回头看时,却是同样满面惊讶的吴王李恪。
李恪轻轻眨了眼,看了看媚娘,却道:
“武才人?你怎么在此?”
媚娘见得吴王,便是一阵讶然,然不待她开口询问,便见一金吾卫匆匆而来,先行一礼才道:“毒蛇已然驱至殿门外,请王爷令。”
“火水(就是火油的唐称)可都浇好了?”吴王问道。
“已然浇好。”
“好,传本王令,待毒蛇全部驱逐至圈中后,先引燃火圈使其不得脱逃奔散伤人。再以石脂(石油唐称)引入焚之。”
“得令!”
媚娘见吴王行事果决细致,便于心下暗赞太宗教子得方。又想起稚奴,便心下烦恼轻轻叹息。
吴王闻得她叹息,便生好奇之心。然观其面色如有难言之隐,也不想扰她更烦忧,便道:“这阎立德是要丢了官职了……行宫内如此多的毒蛇,他竟不曾察觉。”
“这襄阳行宫燥热,蛇性喜阴凉,尤其这些毒蛇……只怕却不是阎大人失职。”媚娘也与吴王打过几次交道,知道他是明白人,也不想隐晦,便直然道。
吴王闻言,诧异地往她那般娇好的面容上看了一眼,强自平了心跳,才道:“武才人果然知机。难怪父皇如此爱重与你。”
媚娘却不语,良久才道:“王爷更是英明过人,竟然早早就看出问题所在。”
吴王怡然一笑,道:
“跟着父皇久了,政堂坐得久了,沙场也上过了,自然见得东西多了,也就多少知道一些儿这些宵小手段罢了。
——这般手段,跟沙场上的瞬间千变,朝堂上的片刻诡谲比起来,当真是小儿嬉戏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