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伊尹死因之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除了这两个坑洞,整个山头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能显示这里有太甲陵的有关证据。

    前人也早对上述传说有所怀疑。孙星衍在《太甲陵考》中认为此说“误也”,他指出太甲的陵墓当在菏泽东北的历山。清乾隆《历城县志》和诗人董芸也对太甲陵很不认同,称“今山上实无冢”,实在是“非也”。董芸曾作《太甲陵辩》,并作《太甲陵》诗说:“石径何人拄瘦藤,乱松残雪夕阳僧。空山终古无行迹,谁吊当年太甲陵。”即此山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陵墓,怎么就把太甲牵扯上了呢?后来济南诗人乔岳又考察未果,称“无路堪寻太甲陵”。

    梳理上述这些说法,之所以会产生太甲陵的传说,还是因为前人误将太甲陵墓附会在了“济南国历城”之下所导致的。并且济南的古历山,名气太大,使得“南山通得‘历’之名”,太甲山和商王陵墓只是较远的附会而已。

    沃丁,统治时间:BC1707--1689年。

    BC1707年,太甲的儿子沃丁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

    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商朝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死后谥号商昭王。

    沃丁继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不久之后伊尹病逝。此处于《竹书纪年》有不同之处,按照《竹书纪年》,伊尹早在太甲时就已被处死。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沃丁八年,伊尹卒……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大牢又称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祭祀只备羊、猪,称少牢。所以有时太牢专指牛。天子除祭祀天地、社稷外,一些小的祭祀也可用少牢。由此可见,沃丁对伊尹这位五朝右相的敬重。

    伊尹死后葬于今河南虞城,现虞城西南魏堌堆有伊尹墓。伊尹生前写过许多文字,《汉书》录有《伊尹》五十一篇,《伊尹说》二十七篇,早佚。《玉函山房辑佚书书》有《伊尹》一卷。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有《伊尹》零篇六十四行。

    所以伊尹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死去的仍然是个迷。如果按照沃丁八年,则应为BC1700年。

    伊尹死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写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沃丁在位19年去世,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太庚,统治时间:BC1688--1684年。

    BC1688年,沃丁的弟弟太庚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

    太庚,又作大庚、天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又名辨,商朝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史记》作“太庚”,是中国商朝的第六任君主。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5年,死后由其子小甲继位。谥号宣王,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